夏完淳〔明代〕
江南三月莺花娇,东风系缆垂虹桥。美人意气埋尘雾,门前枯柳风萧萧。
有客扁舟泪成血,三千珠履音尘绝。晓气平连震泽云,春风吹落吴江月。
平陵一曲声杳然,灵旗惨淡归荒烟。茫茫沧海填精卫,寂寂空山哭杜鹃。
梦中细语曾闻得,苍黄不辨公颜色。江上非无吊屈人,座中犹是悲田客。
感激当年授命时,哭公清夜畏人知。空闻蔡琰犹堪赎,便作侯芭不敢辞。
相将洒泪衔黄土,筑公虚冢青松路。年年同祭伍胥祠,人人不上要离墓。
夏完淳
夏完淳(1631年10月4日—1647年10月16日)原名复,字存古,号小隐、灵首(一作灵胥),乳名端哥,汉族,明松江府华亭县(现上海市松江)人,明末著名诗人,抗清英雄。夏允彝子。七岁能诗文。十四岁从父及陈子龙参加抗清活动。鲁王监国授中书舍人。事败被捕下狱,赋绝命诗,遗母与妻,临刑神色不变。著有《南冠草》、《续幸存录》等。
颂证道歌·证道歌
释印肃 〔宋代〕
谁何哭
徐积 〔宋代〕
谁何哭,哀且危。白头母,朱颜儿。儿忽舍母去,母何用生为。
架上有儿书,箧中有儿衣。儿声不复闻,儿貌不复窥。
谁何哭,哀复哀。肠未绝,心先摧。母恃儿为命,儿去不复来。
朝看他人儿,暮看他人子。一日一夜閒,十生九复死。
君不见昨夜人静黄昏时,含辛抱痛无人知。其时忽不记儿死,倚门引颈望儿归。
同襄阳守张士弘过习家池六首 其一
孙承恩 〔明代〕
襄阳传得谪仙歌,江水无情落逝波。千古昔人行乐地,谁知今日我来过。
近买山范湾自营藏地与亡弟草塘君及外家墓茔
薛嵎 〔宋代〕
抵简池呈元质进孺二首
李流谦 〔宋代〕
寄仵判院八首
华岳 〔宋代〕
寄何晋之直阁
曾几 〔宋代〕
别来不寄一行书,贝叶琅函想自娱。喜得直庐新内阁,梦成同舍旧东都。
绝知笔底鶱腾在,未省体中安隐无。见说闽山小儿子,夤缘即罢数趋隅。
壬辰书事赠别钟淑濂张伯任
冯琦 〔明代〕
挽和靖先生
同闶 〔宋代〕
游仙窟诗 又赠十娘
张文成 〔唐代〕
薰香四面合,光色两边披。锦障划然卷,罗帷垂半欹。
红颜杂绿黛,无处不相宜。艳色浮妆粉,含香乱口脂。
鬓欺蝉鬓非成鬓,眉笑蛾眉不见眉。见许实娉婷,何处不轻盈。
可怜娇里面,可爱语中声。婀娜腰支细细许,䁠䀨眼子长长馨。
巧儿旧来携未得,画匠迎生模不成。相看未相识,倾城复倾国。
迎风帔子郁金香,照日裙裾石榴色。口上珊瑚耐拾取,颊里芙蓉堪摘得。
闻名腹肚已猖狂,见面精神更迷惑。心肝恰欲摧,踊跃不能裁。
徐行步步香风散,欲语时时梅子开。靥疑织女留星去,眉似姮娥送月来。
含娇窈窕迎前出,忍笑嫈嫇返却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