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恭〔明代〕
伤心不见旧同游,离思萧萧醉未休。暮雨门临青蔗圃,夕阳潮到白沙洲。
几家烟火遗民在,千里江陵去国愁。莫怪行人倍惆怅,羊昙何事泣西州。
王恭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宿尊胜庵二首呈谦之
方翥 〔宋代〕
往回临安口号八首
苏泂 〔宋代〕
贺新郎·汉使来何许
魏了翁 〔宋代〕
此中真意亭閒赋
郑潜 〔明代〕
虚亭无户牖,三面是青山。林影斜晖外,泉声夜雨寒。
浮云时去住,独鹤自知还。会得此中意,澹然心事閒。
村居书事四首
刘克庄 〔宋代〕
颂古二十首
释了一 〔宋代〕
读杜子美集
姜特立 〔宋代〕
自淮阳还里中抵舍一夕即为通川之行
张绍文 〔宋代〕
摸鱼儿·道醉乡
刘辰翁 〔宋代〕
清平乐 咏木樨花
白朴 〔元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