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注释 译文

忆王孙·西风一夜剪芭蕉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清代〕

西风一夜剪芭蕉,满眼芳菲总寂寥。强把心情付浊醪。读离骚。洗尽秋江日夜潮。(版本一)

(西风一夜剪芭蕉,倦眼经秋耐寂寥?强把心情付浊醪。读离骚。愁似湘江日夜潮。版本二)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昨天晚上刮了一夜西风,今天起来一看,芭蕉都凋败了。在这萧瑟的清秋,满眼的芳菲消歇,怎能不备感寂寞寥落?一壶浊酒固然可以勉强浇愁、暂时解忧。然而这愁情似江潮般滚滚而来且绵绵不绝,酒又岂能解怀,唯有用读《离骚》来抒发愁思了。

注释
忆王孙:词牌名。又名“独脚令”“忆君王”“怨王孙”“画娥眉”“阑干万里心”“豆叶黄”等。单调,共五句,三十一字,通压平声韵。
剪:削除,使凋败之意。
心情:心事。
浊醪(láo):即浊酒。
离骚(sāo):《楚辞》作品,屈原所作。
芳菲:代指花朵。▲

创作背景

  清朝三藩之乱(1673—1681年)期间,一向文质彬彬的纳兰性德居然请求到前线去冲锋陷阵,立志报国,结果是一而再再而三去上疏,都被康熙帝驳了回来。当时,朝廷和吴三桂的兵马正处于对峙中,西线战场上,清军处于守势。康熙舍不得将纳兰送到前线送死,有更重要的任命。纳兰这边,反应是失望。据考证,这首《忆王孙》就是纳兰上疏不成后写的。

赏析

  “西风一夜剪芭蕉。倦眼经秋总寂寥?”开头“倦眼”两字点明已是深夜。在一个秋风萧瑟的夜晚,精神极度苦闷的容若愁眉不展,一夜未眠,只听得窗外秋风吹打芭蕉的萧萧声。西风凌厉而无情,不但剪落了芭蕉叶,还令夏日里残留的花草尽数凋零。芭蕉在词人笔下,向来表达的是孤独忧愁,尤其是离情别绪。面对黄昏雨夜,李易安在一阕《添字采桑子》里写:“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舍情。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点滴霖霪,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李易安在词中把伤心、愁闷一古脑儿倾吐出来,她对着芭蕉愁绪悱恻低徊。同样的芭蕉,吴文英在《唐多令》里说,“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容若也写芭蕉,他的《临江仙》里有“点滴芭蕉心欲碎,声声催忆当初”。细雨淅沥,滴答在芭蕉上,声声使人愁。

  “强把心情付浊醪。”容若有一颗善感的心,面对此情此景,他是心生愁绪,然而这份愁绪无处排遣,他只有强压住内心的痛苦,借酒消愁。“强”字道破此中真意。借酒浇愁,是常人之举,更是文人之道。豪放不过李太白的“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黄庭坚的“浮生只合樽前老,雪满长安道”,豪放中又多了几分苍凉。容若取来一壶浊酒,对窗独饮,将无限的寂寥倒进杯中,化作无奈一饮而尽,他想借酒一浇心头块垒。借酒消愁愁更愁,只是这愁绪,却并非全是闲愁。

  “读《离骚》。愁似湘江日夜潮。”酒后,容若随手拿起一本《离骚》,漫目读去,字字尽愁语,篇篇有千结。容若胸怀天下,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有志报国却立功无门。三藩之乱未得平叛,容若心中的愁闷,如日夜奔腾不息的湘江水般澎湃。《世说新语·任诞二十三》里有“王孝伯曰:‘名士不必须奇才,痛饮酒,熟读《离骚》,便可称名士”。魏晋名士多狂傲不羁,容若也有说自己是“德也狂生耳”,可见他对魏晋名士风度是心生向往。闻一多在西南联大开楚辞课时的开场白就是,“痛饮酒,熟读《离骚》乃可以为名士。”《楚辞·离骚》中有“虽萎绝其亦何伤兮,哀众芳之芜秽”,“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这是愁,更是痛苦,印证了前句“强把心情付浊醪”。以酒浇胸中之块垒,以诗抒心中之抱负。写至此,此首抒发悲愤之意已出。

  “愁似湘江日夜潮。”此句是对前文的注解。屈原的《离骚》是他根据楚国的政治现实和自己的不平遭遇,“发愤以抒情”而创作的一首政治抒情诗。而容若此刻心情,有一种如同屈原般的忧国忧民的惆怅,却又无法言说。他写过诗:“平生纵有英雄血,无由一溅荆江水;荆江日落阵云低,横戈跃马今何时?”纳兰是八旗子弟,血管中流的是与生俱来的血性。欲驰骋疆场报国有心,却立功无门,只能被束缚在朝堂之上,銮驾之前,男儿的英雄志得不到伸展,只能将一腔英雄泪融入一壶浊酒,化入一阕清词中。

  全词只短短三十一字,而其中直接间接言及“愁”的,全篇皆是。直接写“愁”的如“倦眼经秋耐寂寥”“强把心情付浊醪”“愁似湘江日夜潮”,而第一句“西风一夜剪芭蕉”虽未直接说出情绪,可也能根据传统,理解到词人正要表达一种愁闷。孔子评论《诗经·周南·关雎》“哀而不伤”,这也似乎成为了后世对于诗歌写情中对抒情进行节制的理论依据。然而纳兰性德这首词明显没有节制抒情。同时,这首词全篇的“愁”体现出细腻的女性化情感的风格。西风引起人伤时,第一愁;西风毁坏芭蕉,第二愁;奋力遣愁,借酒浇愁愁更愁,第三愁;停杯读《离骚》,所读尽愁,第四愁;悲于人生,第五愁。这样的写法,在读者方面感受起来,颇为压抑。

  此阕小令,虽然短小,然愁绪中隐有郁勃之气,与容若其他的一些借酒浇愁的哀婉之词颇为相异,结句尤有豪迈之气破空而来之感。

  这首词在字面上可以说是一篇《离骚》微缩版,所表达的意思是众芳芜秽,美人迟暮,借酒浇愁,心潮翻滚。至于“愁”的内容,翻滚的“心潮”究竟是政治抱负,还是词学抱负,还是天性不得抒展的苦闷,或者仅仅是受了一时一事的委屈,这一切,如鱼饮水,冷暖自知。全词虽可见得一种同屈原般的忧国忧民的惆怅,却仍可见词人一贯的细腻情感,具有一种黯然萧索的韵味。▲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光彩夺目的一席。他生活于满汉融合时期,其贵族家庭兴衰具有关联于王朝国事的典型性。虽侍从帝王,却向往经历平淡。特殊的生活环境背景,加之个人的超逸才华,使其诗词创作呈现出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艺术风格。流传至今的《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富于意境,是其众多代表作之一。 

猜您喜欢

怀曾景建二首

刘克庄刘克庄 〔宋代〕

曾有舂陵逐客篇,流传哀动紫阳仙。
安知太白长流处,亦在重华野葬边。
碎板一如坡贬日,盖棺不见桧薨年。
谁云老眼枯无涕,闻说临川即泫然。

次韵蜀人李施州芾端午

许月卿许月卿 〔宋代〕

对时思故国。客里厌南音。
同谷凄凉恶,三闾感慨心。
赐衣聊杜句,要艾孰骚吟。
莫说成都景,岷峨秋满襟。

说之有真墨一为仪真贼所焚伏蒙二十二叔特以

晁说之晁说之 〔宋代〕

黄瓜忌三摘,吾臂医九折。
有如老商胡,何言问折阅。
儿藏迁珪墨,贼火出烈烈。
是时干戈起,髑髅积不血。
宁复有此物,砚北伴白发。
叔父曰赐汝,可忧百如结。
矧此微物者,戏剧论巧拙。
拜吾叔父赐,理乱闻一辙。
再拜叔父贤。世珍视不悄。
百拜叔父意。儿学安得辍。
赏析

木兰花·风帘向晓寒成阵

晏几道晏几道 〔宋代〕

风帘向晓寒成阵。来报东风消息近。试从梅蒂紫边寻,更绕柳枝柔处问。
来迟不是春无信。开晚却疑花有恨。又应添得几分愁,二十五弦弹未尽。

侄安节远来夜坐三首

苏轼苏轼 〔宋代〕

南来不觉岁峥嵘,坐拨寒灰听雨声。
遮眼文书原不读,伴人灯火亦多情。
嗟予潦倒无归日,今汝蹉跎已半生。
免使韩公悲世事,白头还对短灯檠。
心衰面改瘦峥嵘,相见惟应识旧声。
永夜思家在何处,残年知汝远来情。
畏人默坐成痴钝,问旧惊呼半死生。
梦断酒醒山雨绝,笑看饥鼠上灯檠。
落第汝为中酒味,吟诗我作忍饥声。
便思绝粒真无策,苦说归田似不情。
腰下牛闲方解佩,洲中奴长足为生。
大弨一弛何缘彀,已觉翻翻不受檠。

和高与权

戴复古戴复古 〔宋代〕

相逢休说昧平生,高适能诗久擅名。
欲课荒芜来入社,羞将老丑对倾城。
近来客里仍多病,强向花前举一觥。
乐极自伤头白早,樽前知我孟云卿。

观澜阁

项安世项安世 〔宋代〕

先生高阁水之滨,一秃翁从众主人。
欲说观澜先自愧,况逢收潦更难陈。
霜余过濑声逾急,日落浮霞景转新。
千里迢迢春不断,陶潜曾点是知津。

公无渡河·九龙争珠战渊底

宋无宋无 〔元代〕

九龙争珠战渊底,洪涛万丈涌山起。
鳄鱼张口夺灵齿,含射人毒如矢。
宁登高山莫涉水,公无渡河公不可止。
河伯娶妇蛟龙宅,公无白壁献何伯,
恐公身为泣珠客。公无渡河公不然,
尤公老命沉黄泉。公沉黄泉,
公勿怨天。

题真仙岩

贾遵祖贾遵祖 〔宋代〕

翰林以谪流夜郎,我亦何为涉此境。
生平山水债未了,宦游直度桂州岭。
牂牁江绕古融城,拂拭冠缨照清影。
举头忽见真仙岩,盘空攫拿势驰骋。
天教刻削无遗巧,不知斤斧谁手秉。
吻如蚀月丑虾蟆,枵腹穹窿宽一顷。
尸居龙见柱下史,宴坐似说常清静。
贯空石涧飞惊湍,两岸峡束垂机穽。
兹晨邂逅得胜践,身到中间发深省。
青牛昔过函谷关,我陪五老曾造请。
依然一念浩劫初,堕在尘埃官独冷。
童儿徐甲今何所,朝从南箕暮东井。
当时与我极绸缪,默而祷之意相领。
扶携腾上虚皇前,赐我金丹凌倒景。

喜仲实兄转龙溪教谕

潘希曾潘希曾 〔明代〕

十年江海广文寒,忽报龙溪漫转官。绛帐已专新讲席,青毡不改旧吟坛。

梦回好句凭谁寄,别久幽怀稍自宽。却幸星槎假良便,一尊非晚话团圞。

© 2023 三哈诗词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