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注释 译文

一寸金·井络天开

柳永 柳永〔宋代〕

井络天开,剑岭云横控西夏。地胜异、锦里风流,蚕市繁华,簇簇歌台舞榭。雅俗多游赏,轻裘俊、靓妆艳冶。当春昼,摸石江边,浣花溪畔景如画。
梦应三刀,桥名万里,中和政多暇。仗汉节、揽辔澄清。高掩武侯勋业,文翁风化。台鼎须贤久,方镇静、又思命驾。空遗爱,两蜀三川,异日成嘉话。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益州地处井宿之分野,此地的大小剑山似高耸入云,山势险要,为控制西夏国的一道天然屏障。锦官城地势优越独特,城内风物奇异美妙,丝织业繁荣,到处都有演奏乐曲、表演歌舞的场所,歌曲声和喧闹声不绝于耳。城内游赏的人很多,或雅或俗,大街上来来往往的一些富家子弟,衣着华丽;而那些装扮靓丽的女子,更是艳丽娇媚。成都三月时有江边摸石之游,浣花溪畔的景色如画。
锦官城有著名的万里桥,自从益州太守赴任以来,政治清明,四境无事,人民安居乐业,使万物都处于和谐状态。太守上任没多久,便使蜀地局面稳定,政通人和,其功勋之高胜过诸葛武侯,而且还像文翁一样,教育感化民众。太守您在这里刚刚使四方安定,但宰辅等待贤才已久,你又被另授重任。离开蜀地回到朝廷,他日会成为一段佳话。

注释
一寸金:词牌名,为柳永所创制,上片九句四仄韵,下片十句四仄韵。
井络:井为星宿名,二十八宿之一。井络指井宿的区域,既专指岷山,又泛指蜀地。晋左思《蜀都赋》:“岷山之精,上为井络。”唐孙樵《刻武侯碑阴》:“是井络之野,与武侯存亡俱矣。”
剑岭:亦称剑峰,即古蜀剑山。唐李商隐《井络》:“井络天彭一掌中,漫夸天设剑为峰。”冯浩笺注:“剑州剑门县界大剑山,即梁山也,其北三十里有小剑山。”
西夏:古代由党项族拓拔氏于公元1038年建立的大夏国,宋人称之谓西夏。共传十主,其盛时据有今宁夏、陕西北部、甘肃西北部以及青海东北部、内蒙古西部一带。
锦里:地名,位于成都南,后以之代称成都,又称锦官城。《华阳国志》:“锦江织锦濯其中,则鲜明,故名曰锦里。”唐李商隐《筹笔驿》:“他年锦里经祠庙,《梁父吟》成恨有余。”
蚕市:古蜀以蚕市著称,丝织业繁荣。旧俗每年春时,州城及属县循环一十五处有蚕市。详见宋黄休复《茅亭客话》。前蜀韦庄《怨王孙》:“锦里蚕市,满街珠翠,千万红妆。”
摸石:成都风俗活动。《月令广义》:“成都三月有海云山摸石之游,求子,得石者生男,得瓦者则生女。”
浣花溪:锦江支流,又称濯锦江、百花潭,位于成都西。溪边有唐代大诗人杜甫故居浣花草堂。杜甫《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之三:“竹寒沙碧浣花溪,橘刺藤梢咫尺迷。”仇兆鳌注引《梁益记》:“溪水出涝江。居人多造彩笺,故号浣花溪。”
梦应三刀:《晋书·王溶传》:“溶夜梦悬三刀于卧室梁上,须臾又益一刀,溶惊觉,意甚恶之。主簿李毅再拜贺日:‘三刀为州字,又益一者,明府其临益州乎?’及贼张弘杀益州刺史皇甫晏,果迁溶为益州刺史。”
桥名万里:万里桥位于成都南锦江之上。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万里桥架大江水,在县南八百,蜀使费袜聘吴,诸葛祖之。费讳曰:‘万里之路,始于此行。’因以为名。”唐杜甫《狂夫》:“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
中和:中庸之道的主要内涵。儒家认为能“致中和”,则天地万物皆能各得其所,达于和谐境界。政多暇,谓当政者能“致中和”。社会则安宁和谐.政事因而宽松多暇。这是对当时成都当政者的赞扬。
“仗汉节”句:是说成都当政者甫一到任,就政清吏廉,功德彰显。仗汉节,犹奉朝廷派遣。汉节本指汉天子所授符节,这里指朝廷任命的文书、印信。
揽辔澄清:《后汉书·范滂传》:“滂登车揽辔,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及至州境,守令自知臧污,望风解印绶去。”
武侯:指三国时辅刘备建蜀国的诸葛亮。《三国志·诸葛亮传》:“建兴元年,封亮武乡侯。”
文翁:为汉景帝时蜀地郡守。《汉书·文翁传》:“文翁,庐江舒人也。……景帝末,为蜀郡守,仁爱好教化。……至武帝时,乃令天下郡国皆立学校官,自文翁为之始云。”
台鼎:指宰辅。即所谓三公。意为如星有三台,鼎有三足,故称。汉蔡邕《大尉汝南李公碑》:“天垂三台,地建五岳,降生我哲,应鼎之足。”这里是泛指职掌重权者。
“方镇静”句:谓剐刚稳定下来,朝廷又要将其别任。命驾,命人驾车,谓即动身。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简傲》:“嵇康与吕安善,每一相思,千里命驾。”
遗爱:指遗留仁爱于后世。旧多用作对地方长官卸职的颂词。《史记·燕昭公世家》:“周武王之灭纣,封召公于北燕……召公巡行乡邑,有棠树,决狱政事其下,自侯伯至庶人各得其所,无失职者。召公卒,而民人思召之政,怀棠树而不敢伐,哥(歌)咏之,作《甘棠》之诗。”这便是“甘棠遗爱”。唐白居易《别桥上竹》:“我去自惭遗爱少,不教吾得似甘棠。”
两蜀三川:两蜀指东蜀、西蜀;三川,指蜀境三水系。《宋史·河渠志》:“始嘉、眉、蜀、益间,夏潦洋溢,必有溃暴衡决可畏之患。 自凿离堆(指都江堰)以分其势,一派流于成都以合岷江,一派由永康至泸州以合大江,一派入东川,而后西川,沫水之害减,而耕桑之利博矣。”▲

创作背景

  这首词大约写于宋仁宗景祐元年(1034年)柳永登进士第以前不久,当时他已是四十多岁的人了。词人远游各地, 还到过西南重镇的成都。该词就是记录他游历成都时的见闻和感怀。

赏析

  此词是写给蜀地地方官员的投献之作,虽有“贡谀绘的成分,但其以赋体形式极力铺陈,景物风情的描绘、舞句和典故的运用都很出色。

  上片着重描绘蜀地的自然风光,风土桥情。词作开头,以“控西夏绘三字托一组四字舞句——“井络天开,剑岭云横绘,突出了两蜀地势的雄伟和地理位置的重要。“井络绘“剑岭绘暗扣蜀地,“天开绘“云横绘“控西夏绘,写得颇有气势。“地胜异绘以下,集中笔力转写成都风物的奇丽独特。 “簇簇歌台舞榭绘六字又托起一组四字舞句——“锦里风流,蚕市繁华绘,具体铺写成都市井的繁华景象。“锦里绘“蚕市绘都是成都的古称,以之名成都,显得明丽而典雅。接下来两句写桥物活动。“雅俗多游赏,轻裘俊、靓妆艳冶。绘游桥如织,熙熙攘攘,那些衣饰华美的俊男靓女,本身就是一道美丽的风景。末句又以“景如画绘三字托起“摸石江边,浣花溪畔绘两个四字舞句,直接点出蜀地风景如画。

  下片极赞蜀地某地方官的文治武功。 “梦应三刀,桥名万里绘用王浚迁为益州刺史和诸葛亮送费棉出使吴国的典故,暗指某官员升调为成都地方长官。“中和政多暇绘,推许他中正和平,政事闲暇。“仗汉节绘三句,颂扬他奉命来成都为官,胸怀刷新政治的抱负和举措,甚至盖过了诸葛亮的治蜀功勋和文翁在蜀地教育感化的业绩。“台鼎须贤久绘两句,意思是说朝廷非常需要如此有才干的桥,所以用不了多久,他就会升调台鼎的高位。“空遗爱绘三句,写他的治绩会在蜀地百姓中传为佳话。整个下片多用典故,显得词格高峻,有煌煌大气。不过“揽辔澄清,高掩武侯勋业绘,未免过誉之嫌。▲

柳永

柳永

柳永,(约984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宋真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他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诩。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慢词独多。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极其广泛,人称“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对宋词的发展有重大影响,代表作 《雨霖铃》《八声甘州》。 

猜您喜欢

偈二十二首

释子淳释子淳 〔宋代〕

少林九年垂一语,流布诸方多赚举。
大洪今日老婆心,未免分明细说与。

过凤山高氏以榴实荐酒

张镃张镃 〔宋代〕

湾洄绿处得鸡声,俯槛山宜柳外明。京洛涨尘衣半黑,邯郸炊黍梦曾惊。

榴皮就为翁题好,竹叶能邀我兴成。办此一廛归老计,弄孙相对说春耕。

颂古十四首·双林入灭

释可湘释可湘 〔宋代〕

覆水难收满竺峰,如何临死更摩胸。
说无说有成生灭,并付春风一梦中。

台城路·惊飞燕子魂无定

蒋春霖蒋春霖 〔清代〕

惊飞燕子魂无定,荒洲坠如残叶。树影疑人,鸮声幻鬼,欹侧春冰途滑。颓云万叠。又雨击寒沙,乱鸣金铁。似引宵程,隔溪磷火乍明灭。
江间奔浪怒涌,断笳时隐隐,相和呜咽。野渡舟危,空村草湿,一饭芦中凄绝。孤城雾结。剩羂网离鸿,怨啼昏月。险梦愁题,杜鹃枝上血。

午憩东塘近白干江西地尽於此

杨万里杨万里 〔宋代〕

日以秋还短,涂缘热故长。
也知茅店小,柰此竹风凉。
更远终然到,而吾有底忙。
欲行犹小驻,咫尺便他卿。

残句:床头只有黄州印

王禹偁王禹偁 〔宋代〕

床头只有黄州印,监里看成白发翁。

奉陪府公赛雪桥公庙纪事兼呈粹幕诸君

苏颂苏颂 〔宋代〕

北走出都门,寒坰冒初雪。
言瞻汉三公,严祠奉遗烈。
襜帷未行春,首兹荐腥血。
念昨冬愆阳,时风少凝冽。
长人惜熯灾,坐合苦忧惙。
遣吏造灵宇,精心致萧焫。
冥感不逾旬,同云寝融结。
甸畿千里间,滋液遍农畷。
兆为丰年祥,仓箱行可阅。
报祈礼则然,况乃人望觖。
前期告祝史,按令肄仪蕝。
俎豆载博肥,尊罍泲芳飶。
朱轓朝启行,骑从纷交列。
雍容幕府盛,陪预愧蒙拙。
联行趋閟宫,就位修罄折。
拜望已告虔,叹咏想奇节。
惟昔汉之季,奸雄逞权谲。
公初任州郡,超然脱羁紲。
敢犯跋扈锋,终正狡吏谳。
霁威遁世贤,先觉安民杰。
举当仇无避,义在亲则灭。
入朝掌武事,出塞受师孑。
胡尘息边土,蛮貊竄巢穴。
屡进行惟危,保终名不缺。
世阀著庙鼎,庸勋刊冢碣。
清风邈千载,血祀岂尝绝。
时其福善事,乡人每谈说。
水旱或荣雩,响应甚昭晰。
神实依于人,祷祀戒轻媟。
今兹罄诚礼,庶可消眚孽。
府公台阁老,家声继皋契。
都圻出居留,条令见施设。
芘民慈惠师,事神粢盛洁。
威行肃群豪,政成除一切。
贰车实邦英,诸僚亦时哲。
儒雅资缘饰,吏治赖关决。
非才荷宽矜,幸免事卑屑。
方欣盍簪得,载咏嘤鸣阕。
期会间亦希,宴游时岂辍。
嘉此岁事和,乐哉民共悦。
览古极优游,言归日将昳。

雪夜郑太吉送慧山泉

文徵明文徵明 〔明代〕

有客遥分第二泉,分明身在慧山前。
两年不挹松风面,百里初回雪夜船。
青箬小壶冰共裹,寒灯新茗月同煎。
洛阳空说曾驰传,未必缄来味尚全。

偶成

曹彦约曹彦约 〔宋代〕

脚踏和风步步春,石鱼楼上等闲人。
兴来冲口都成句,老去游山不动尘。
李白谁知他意思,桃红漏泄我精神。
忽逢借问难酬对,只恐流莺说得真。

无题

唐寅唐寅 〔明代〕

便纵拼争反下游,随波逐浪讵惭愁。
庸夫碌碌惟虚灭,烈士昂昂岂罢休。
说法双关如此乐,听诗万首向何忧。
孤芳自赏雕虫老,兴尽尘封故纸楼。
© 2023 三哈诗词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