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学箕〔宋代〕
晓露沁桃脸,东风摇柳丝。小雨敛香尘,山川发华滋。
今晨天气新,满路春融怡。祖饯宾从欢,喧哗车马驰。
问云何为者,吾子有所之。所之道匪遥,求友贵及时。
婚姻古则然,制礼今或亏。琴瑟因好合,蘋蘩尤谨持。
择耦得贤柔,令淑全妇仪。岂但荣己身,实将慰母慈。
冰翁君子儒,材术世吏师。听讼鉴烛物,明不差毫釐。
子既获晤承,朝夕广见知。士生三日别,犹以刮目为。
此行谅经月,归计春仲期。非吴下阿蒙,行可验措施。
心广体自胖,勿溺小智私。门户要人兴,责望夙所蕲。
庙见事唯谨,遄迈毋或迟。语直殆逆耳,愿当深致思。
刘学箕
刘学箕,生卒年均不详(约公元1192年前后,即宋光宗绍熙时期在世),字习之,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刘子恽之孙。生平未仕,但游历颇广,曾“游襄汉,经蜀都,寄湖浙,历览名山大川,取友于天下”(本集陈以庄跋)。
五帝本纪赞
司马迁 〔两汉〕
太史公曰:学者多称五帝,尚矣。然《尚书》独载尧以来,而百家言黄帝,其文不雅驯,荐绅先生难言之。孔子所传《宰予问五帝德》及《帝系姓》,儒者或不传。余尝西至空峒,北过涿鹿,东渐於海,南浮江淮矣,至长老皆各往往称黄帝、尧、舜之处,风教固殊焉。总之,不离古文者近是。予观《春秋》《国语》,其发明《五帝德》《帝系姓》章矣,顾弟弗深考,其所表见皆不虚。书缺有间矣,其轶乃时时见於他说。非好学深思,心知其意,固难为浅见寡闻道也。余并论次,择其言尤雅者,故著为本纪书首。
奉天逢锦夫望之汝公三君子
康海 〔明代〕
诸君并是风流客,殢酒微歌我不如。十载飘零浑一梦,百年问讯祗双鱼。
诗篇尚忆同趋省,组绶空怜共直庐。白发青袍吾独老,愧从扬子问潜虚。
陈侍御道襄宅离夜遇雪得零字
黎民表 〔明代〕
把袂风尘日,燕歌且共听。客心寒易怆,离夜酒长醒。
蕉荔经持节,江湖感聚萍。黄金交谊少,垂白任飘零。
赠太素脉王道人为端夫病起解嘲
舒邦佐 〔宋代〕
近买山范湾自营藏地与亡弟草塘君及外家墓茔
薛嵎 〔宋代〕
愁倚阑令·花阴月
晏几道 〔宋代〕
无梦令·说破劳生如梦
尹志平 〔元代〕
同熊伯通自定林过悟真二首
王安石 〔宋代〕
题古城耕钓图为王子让赋
刘崧 〔元代〕
两角黄牛一钓竿,古城幽处足盘桓。乱来税水仍输秸,留取溪山画里看。
郭熙关山雪霁图
苏伯衡 〔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