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顺鼎〔清代〕
因甚的趁秋风换了南柯。因甚的寻春梦误了东坡。
莽风流自古受多磨。写生时已曾经过。他拥越被朱颜婀娜。
他倚胡床绿鬓婆娑。到底来镜中花水中月,几曾真个。
空则是展鸾绡挥象管,费他年醉眼摩挲。便新词尽向旗亭播。
怕再世雏鬟发也皤。
易顺鼎
易顺鼎(1858~1920)清末官员、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字实甫、实父、中硕,号忏绮斋、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龙阳(今湖南汉寿)人,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帝制失败后,纵情于歌楼妓馆。工诗,讲究属对工巧,用意新颖,与樊增祥并称“樊易”,著有《琴志楼编年诗集》等。
耕乐诗四首
袁甫 〔宋代〕
赵通判请赞观音
释心月 〔宋代〕
代人上平江徐侍郎五首 其四
曾协 〔宋代〕
巍峨冠冕耸精神,好傍轩墀对紫宸。一德拟推黄帝筴,纪年还数绛人旬。
悬知紫诏驰三节,肯使朱轓驻两轮。闻说邦人称寿处,香云低覆玉嶙峋。
观张师正所蓄辰砂
苏轼 〔宋代〕
夜坐听沅江水声二首 其一
王庭圭 〔宋代〕
雨过风林生夜清,坐邀明月正关情。渔童酒醒莫吹笛,要听一江秋浪声。
郢中三咏为曾中丞赋 其一 读书楼
欧大任 〔明代〕
秦中还使节,汉上卧文园。散帙便欹枕,看山足杜门。
书藏京岭近,剑倚石城尊。知有南熏奏,长歌圣主恩。
道逢过军投宿山寺
真山民 〔宋代〕
送王员外迁崇教(崇教典僧官)
高启 〔明代〕
次韵韩毅伯别许宣教
王炎 〔宋代〕
大悲观音栴檀像
释遵式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