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哲〔金朝〕
名哲排三本姓王。字知明、子号重阳。似菊花、如要清香吐,缓缓等浓霜。
学易年高便道装。遇渊明、语我嘉祥。指蓬莱、云路如归去,慢慢地休忙。
王哲
(1112—1170)咸阳人,道士,初名中孚,字允卿。熙宗天眷初应武举,改名德威,字世雄;海陵王正隆四年学道,改名,字知明,号重阳子。倜傥尚义,不拘小节,好属文,才思敏捷。学道后往来终南山一带,曾在终南县南凿穴而居。后至山东崳山全真庵。所创教派名全真道。马丹阳、丘长春、王玉阳、郝广陵、谭处端皆其弟子。
读黄莲士凤山拜黄吾野墓诗感咏
章甫 〔宋代〕
处士声名书画诗,凤山宿草几多时。黄公独拜先生墓,三绝风流七字碑。
郴江百咏并序·五盖山
阮阅 〔宋代〕
一半儿
白朴 〔元代〕
夏日游太湖
周南 〔宋代〕
得伍国开书寄答兼讯有开
李孙宸 〔明代〕
三秋一别各参商,燕去鸿来路渺茫。双鲤见遗中有素,长河欲渡恨无梁。
竹林妒尔还高卧,宦味怜予已厌尝。闻道惠连诗更好,春来曾几梦池塘。
次韵司封使君和程给事越来溪三章 其三
朱长文 〔宋代〕
忠魂自逐沧波去,往恨空随茂苑春。若使吴王思后患,属镂只合赐谗人。
赞历代天师·第三代系师讳鲁字公期
白玉蟾 〔宋代〕
和江和仲司理喜雨
王之道 〔宋代〕
水调歌头 过大散关
李齐贤 〔元代〕
代上刘郎中
周端臣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