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唐代〕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示侄泳求牡丹
陈著 〔宋代〕
挽左相京太师四首
舒邦佐 〔宋代〕
曾景建得罪道州听读
戴复古 〔宋代〕
从人觅墨梅
裘万顷 〔宋代〕
望大梅欲回雪窦路险而止口占示同行
王铚 〔宋代〕
和三兄游桃花灵云寺元韵
钱淑生 〔清代〕
数声钟动下遥岑,知是桃花古寺林。溪水消馀半篙浅,春云浓起一峰深。
茶烹雀舌留新味,树拥龙鳞接晚阴。为问游人诗思好,清吟可有出尘心。
和如祖弟二首
李处权 〔宋代〕
送李道士
释心月 〔宋代〕
中岩长老子文送罗汉松
晁公溯 〔宋代〕
次劝农韵
曾几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