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宗周〔明代〕
老去空悲三上书,自言工瑟未工馀。天将斗柄回春旦,地与河流出旧渠。
世道已看图凤杳,功名先辨鼎牛虚。十年一壑仍无用,辜负君恩自废除。
刘宗周
刘宗周(1578—1645),字起东,别号念台,汉族,明朝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因讲学于山阴蕺山,学者称蕺山先生。他是明代最后一位儒学大师,也是宋明理学(心学)的殿军。他著作甚多,内容复杂而晦涩。他开创的蕺山学派,在中国思想史特别是儒学史上影响巨大。清初大儒黄宗羲、陈确、张履祥等都是这一学派的传人。刘宗周的思想学说还具有承先启后的作用。当代新儒家学者牟宗三甚至认为,刘宗周绝食而死后,中华民族的命脉和中华文化的命脉都发生了危机,这一危机延续至今。
寄许夔州
皇甫汸 〔明代〕
游东郊以园林无俗情为韵得情字二首
冯时行 〔宋代〕
小集
陆游 〔宋代〕
青玉案·柳阴花底春将半
佚名 〔宋代〕
池口下小港元遇大风
阳枋 〔宋代〕
四月五日游淮云寺仪上人限韵求题
陆伸 〔宋代〕
忆王孙 继重阳韵
马钰 〔金朝〕
感庭秋·志通天地媾精神
王吉昌 〔元代〕
游清凉寺逢说命者傅会云帅垣星照西方
袁说友 〔宋代〕
李遥买杖
沈括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