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曾伯〔宋代〕
李曾伯
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小筑
陆游 〔宋代〕
复次前韵四首呈二袁君并王君申禄
方回 〔元代〕
支硎寺看梅听僧家吹笛
王稚登 〔明代〕
清暑殿
马之纯 〔宋代〕
采桑石在容县相传采桑女所化
郑学醇 〔明代〕
不缘南陌怨归人,何事云根托幻身。春色似怜鬟鬓改,年年花绕石傍新。
采桑子·内容未显名先显
马钰 〔金朝〕
次前韵与前人同舟自城归
陈著 〔宋代〕
赵宪副说于贵筑遇天竺僧命作诗记之
黎彭祖 〔明代〕
不识人间字,遍寻中国泉。发长能一丈,齿少亦千年。
山辟居牙气,舟消黑蜧烟。绝餐知几度,危坐未曾眠。
洛中访袁拾遗不遇
孟浩然 〔唐代〕
念奴娇·赋雨岩
辛弃疾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