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绂〔明代〕
高隐白云深复深,阶除晴昼亦生阴。山藏暝色迷归鹤,窗捲朝岚恐润琴。
忽尔去留那有迹,飘然舒卷绝无心。道人只自閒怡悦,俗客要来难便寻。
王绂
王绂, 明初大画家,擅长山水,尤精枯木竹石,画竹兼收北宋以来各名家之长,具有挥洒自如、纵横飘逸、清翠挺劲的独特风格,人称他的墨竹是“明朝第一”。永乐元年(1403年)开始参与编纂《永乐大典》。永乐十年拜中书舍人,派往北京,从事迁都的筹备工作。永乐十一年、十二年,两次随明成祖朱棣北巡,期间创作著名的《燕京八景图》。他绘画擅长山水,尤精枯木竹石。其山水画兼有王蒙郁苍的风格和倪瓒旷远的意境,对吴门画派的山水画有一定影响。但他不肯轻作山水画,故后人有“舍人风度冠时流,笔底江山不易求”的诗句。
送何明府之秦邮(何,淮东人。已三为县令)
高启 〔明代〕
海陵岁暮
孙应时 〔宋代〕
览古四十二首 其三
杨维桢 〔元代〕
感事
石介 〔宋代〕
出游
陆游 〔宋代〕
怕春归 秋山道中,中夜闻落叶声有作
蔡松年 〔宋代〕
张府君挽诗
史尧弼 〔宋代〕
临江仙·羽扇纶巾风袅袅
范成大 〔宋代〕
八声甘州·读诸葛武侯传
王质 〔宋代〕
别家山二绝
郑刚中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