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注释 译文

赴彭州山行之作

高适 高适〔唐代〕

峭壁连崆峒,攒峰叠翠微。
鸟声堪驻马,林色可忘机。
怪石时侵径,轻萝乍拂衣。
路长愁作客,年老更思归。
且悦岩峦胜,宁嗟意绪违。
山行应未尽,谁与玩芳菲?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悬崖峭壁连接着的是崆峒,簇聚的山峰上堆着翠微。
鸟声婉转值得驻马,树色悦目可以忘机。
怪石嶙峋时时侵占道路,女萝飘荡恰好拂拭襟衣。
道路漫长愁于作客,上了年纪更是思归。
幸喜能看到岩峦胜景,还叹息什么意绪相违。
山路是那么无穷无尽,谁与我一同赏玩芳菲。

注释
彭州:属剑南道,故治在今四川彭州市。
崆(kōng)峒(tóng):大山名,在四川平武西,山谷深险,与甘肃平凉的崆峒山相似,故名。
攒(cuán)峰:密集、簇拥的山峰。翠微:山气呈青绿色,故日翠微。
忘机:指去除得失功利之心。
轻萝:一名松萝,地衣类植物,生深山中,呈丝状,常自树梢悬垂。拂:拭,轻轻擦过。
长:指离家远。作客:客居他乡。
岩峦胜:山景美好。岩,高峻的山。峦(luán),小而锐的山。
宁(nìng):岂可,岂能。嗟(jiē):叹息。意绪违:指年老而仕宦边远地区,不合自己的意愿。
谁与:与谁。芳菲:本谓花草的芳香,后亦指称花草。▲

赏析

  一至四句紧扣“山行”而展开:写彭州界山脉连亘起伏,群峰如聚,层峦叠翠,勾画出西南山景雄奇秀丽之特点,诗人茕茕独行,一路山川美景美不胜收,驰荡着诗人的心魄。峭壁峻岩,峥嵘森布,其上苍松翠柏,盘根错节,如山鬼魑魈,张牙舞爪;千峰攒聚,万壑深幽,山岚轻袅,风烟恬淡。天空中飞鸟百啭千回放着歌喉,其声若仙乐,嘹亮清越,响遏行云,唱破了山林的幽寂,也唱醉了诗人。原始物态的狰狞粗朴、幽森浑莽,又和谐浑圆、劲美清丽的绝胜风光,直使人心旷神怡,宠辱皆忘,诗人不禁驻足停马,留连赏玩,赞叹不绝。

  五至八句则是在前面整体描绘之基础上,攫取两幅近景写“山行”之难:怪石嶙峋,壁立于旁,偶有突兀之角伸出路旁。轻萝蔓生,缠绕于山岩峭壁间,还时不时撩人衣裳。诗笔生动如在目前。但因面临“年老”“路长”之困难又不免顿生悲愁。然诗人“思归”之愁瞬间即逝,代之以对“岩峦”胜境之欣赏。故虽与“意绪”有违,又有何值得嗟叹。自勉之意甚浓。但因“山行”未尽,愁绪终难完全排除,思乡情愁也难以遏止。

  九至十二句写忧事萦怀,心绪怏怏,但置于一边,且去饱览山川锦绣,绝胜烟景,何必郁郁寡欢,使山川之玲珑秀色无人赏玩。山行逶迤,长路漫漫,无限芳菲争相逞妍供媚,吟赏不尽,无人能怀清赏之雅兴,忘机之真心,与我同游共赏,言无人共“玩芳菲”,话虽委婉,而失意甚明。

  全诗以白描手法描摹了入蜀途中的见闻,继而抒发跋涉旅途之上的羁旅之思与怀乡之情,写景远近结合,声色交错,抒情多所转折起伏,以凸显诗人内心情感之曲折变化,表现了诗人独自赶路时寂寞凄凉的游子心境。▲

创作背景

  这首五言诗当作于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夏,时年五十九岁的高适自长安入蜀出任彭州刺史途中。诗人五月赴任,从长安赴彭州一路上均系大山,绵延不绝,此诗即为山行纪实之作。而唐代仕宦有重朝官轻外官的传统,因此诗人出任外官带有遭遇迁谪的意味,赴任路上的心情自然不会太好,故有“路长愁作客,年老更思归”之叹,作下此诗以抒发思乡之情。

高适

高适

高适(704—765年),字达夫,一字仲武,渤海蓨(今河北景县)人,后迁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阳)。安东都护高侃之孙,唐朝中期名臣、边塞诗人。曾任刑部侍郎、散骑常侍,封渤海县侯,世称高常侍。于永泰元年正月病逝,卒赠礼部尚书,谥号忠。作为著名边塞诗人,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与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合称“边塞四诗人”。其诗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有文集二十卷。 

猜您喜欢

予赋雁湖诗蒙友社诸文继声不一辄复自和四首

李壁李壁 〔宋代〕

比屋弦歌说此间,诗来清似玉潺潺。
论交有道须簪盍,经世无才敢辄环。
剡上最怜分一曲,海边空自说三山。
谁能伴我湖亭宿,夜静遥占斗柄閒。

颂古九十八首

释印肃释印肃 〔宋代〕

日裹不可道人,夜裹不可说鬼。
无量劫来成道,一时都在这裹。

送彦东还湘

赵汝鐩赵汝鐩 〔宋代〕

湖南多爽处,羡子片帆还。
秋影清涵水,烟痕淡著山。
兰风香楚佩,竹泪冷湘斑。
见说诛茅地,江头只数间。

奉陪府公赛雪桥公庙纪事兼呈倅幕诸君

苏颂苏颂 〔宋代〕

北走出都门,寒坰冒初雪。言瞻汉三公,严祠奉遗烈。

襜帷未行春,首兹荐腥血。念昨冬愆阳,时风少凝冽。

长人惜熯菑,坐閤苦忧惙。遣吏造灵宇,精心致萧焫。

冥感不逾旬,同云寖融结。甸畿千里间,滋液遍农畷。

兆为丰年祥,仓箱行可阅。报祈礼则然,况乃人望觖。

前期告祝史,按令肄仪蕝。俎豆载博肥,尊罍泲芳飶。

朱轓朝启行,骑从纷交列。雍容幕府盛,陪预愧蒙拙。

联行趋閟宫,就位修罄折。拜望已告虔,叹咏想奇节。

惟昔汉之季,奸雄逞权谲。公初任州郡,超然脱羁绁。

敢犯跋扈锋,终正狡吏谳。霁威遁世贤,先觉安民杰。

举当仇无避,义在亲则灭。入朝掌武事,出塞受师孑。

胡尘息边土,蛮貊窜巢穴。屡进行惟危,保终名不缺。

世阀著庙鼎,庸勋刊冢碣。清风邈千载,血祀岂尝绝。

时其福善事,乡人每谈说。水旱或禜雩,响应甚昭晰。

神实依于人,祷祀戒轻媟。今兹罄诚礼,庶可消眚孽。

府公台阁老,家声继皋契。都圻出居留,条令见施设。

芘民慈惠师,事神粢盛洁。威行肃群豪,政成除一切。

贰车实邦英,诸僚亦时哲。儒雅资缘饰,吏治赖关决。

非才荷宽矜,幸免事卑屑。方欣盍簪得,载咏嘤鸣阕。

期会间亦希,宴游时岂辍。嘉此岁事和,乐哉民共悦。

览古极优游,言归日将昳。

十一月二十七日步自虎溪至西寺摩挲率更旧碑近览前闻人故游有感而赋

岳珂岳珂 〔宋代〕

龟趺千丈屹岧峣,古寺残僧正寂寥。律演金轮开印度,字遗石磴说隋朝。

续题剩有名人迹,接畛犹逃劫火烧。吊古未磨今古恨,又携筇策过前桥。

次韵韩毅伯别许宣教

王炎王炎 〔宋代〕

自说羁怀老更慵,淮山入梦碧丛丛。
一尊醽醁人将别,三叠阳关曲易终。
此去若无鸿雁信,相望未免马牛风。
耘云钓月平生事,我亦谋归古歙中。

玉虚洞其上有日月之象其旁有龙象之形

邓深邓深 〔宋代〕

立马香溪唤渡船,羊肠绕尽洞呀然。
知谁开闢群工巧,直许宽虚一室圆。
龙象现形严佛王,乌蟾垂象烛壶天。
惜哉不遇江坡赏,为作新诗与世传。

快活歌二首

白玉蟾白玉蟾 〔宋代〕

诚哉一得即永得。大都要藉周天火,
十月圣胎方始圆。虽结丹头终耗失,
要须火候始凝坚。动静存亡宜沐浴,
吉凶进退贵抽添。火力绵绵九转后,
药物始可成胎仙。一时八刻一周天,
十二时辰准一年。每自一阳交媾后,
功夫炼到六纯乾。精神来往如潮候,
气血盈虚似月魂。一毂从来三十幅,
妙处都由前后弦。专气致柔为至仁,
礼义智信融为仁。真土归位为至真,
水火金木俱浑全。精水神火与意土,
炼使魂魄归其根。先天一气今常存,
散在万物与人身。花自春风鸟自啼,
岂知造物天为春。百姓日用而不知,
气入四肢徒凋残。松竹虚心受气足,
凌霜傲雪长年青。况人元神本不死,
此气即是黄芽铅。老松可少病可健,
散者可聚促可延。心入虚无行火候,
内景内象壶中天。须知一尘一蓬莱,
与走一叶一偓佺。神芝一生甘露降,
龟蛇千古常相缠。一朝雷电撼山川,
一之则日万则烟。日中自有金乌飞,
夜夜三更入广寒。子子孙孙千百亿,
炉鼎鸡犬皆登天。大道三十有二传,
传到天台有悟真。四传复至白玉蟾,
眼空四海嗟无人。偶遇太平兴国宫,
白发道士其姓陈。半生立志学铅汞,
万水千山徒苦辛。一朝邂逅庐山下,
摆手笑出人间尘。翠阁对床风雨夜,
授以丹法使还元。人生何似一杯酒,
人生何似一盏灯。蓬莱方丈在何处,
青云白鹤欲归去。快活快活真快活,
为君说此末后句。末后一句亲分付,
普为天下学仙者,晓然指出蓬莱路。
破衲虽破破复补,身中自有长生宝。
柱杖奚用岩头藤,草鞋不用田中藁。
或狂走,或兀坐,
或端坐,或仰卧。
时人但道我风颠,我本不颠谁识我。
热时只饮华池雪,寒时独向丹中火。
饥时爱喫黑龙肝,渴时贪吸青龙脑。
绛宫新发牡丹花,灵台初生薏苡草。
却笑颜回不为夭,又道彭铿未是老。
一盏中黄酒更甜,千篇内景诗尤好。
没弦琴儿不用弹,无腔曲子无人和。
朝朝暮暮打憨痴,且无一点闲烦恼。
尸解飞升总是闲,死生生死无不可。
随缘且喫人间饭,不用缫蚕不种稻。
寒霜冻雪未为寒,朝饥暮馁禁得饿。
天上想有仙官名,人间不爱真人号。
跨虎金翁是铅兄,乘龙姹女为汞嫂。
泥丸宫里有黄婆,解把婴儿自怀抱。
神关气关与心关,三关一簇都穿过。
六贼心如火正焚,三尸胆似天来大。
不动干戈只霎时,破除金刚自搜逻。
一齐缚向火炉边,碎为微尘谁斩挫。
而今且喜一粒红,已觉丁公婚老媪。
当初不信翠虚翁,岂到如今脱关锁。
叶苗正嫩採归来,猛火炼之成紫磨。
思量从前早是早,翠虚翁已难寻讨。
我今不见张平叔,便把悟真篇骂倒。
从前何知古圣心,慈悲反起儿孙祸。
世人若要炼金丹,只去身中求药草。
十月工夫慢慢行,只愁火候无人道。
但知进退与抽添,七返九还都性燥。
溪山鱼鸟恁逍遥,风月林泉供笑傲。
蓬头垢衣天下行,三千功满归逢岛。
或居朝市或居山,或时呵呵自绝倒。
云满千山何处寻,我在市廛谁识我。

挽南皋刘二先生

刘克庄刘克庄 〔宋代〕

久无羔雁聘遗贤,白首邱园气最全。
聊与荆公续诗选,不闻谯叟入经筵。
讲师翁庶几三昧,朴学余才说一篇。
两侍细旃莫推挽,谀需此愧若为湔。

布袋赞

释心月释心月 〔宋代〕

矬而肥,肥而痴。
肩驼背负,或徐或驰。
回头处,微笑时,
此意明明说向谁。
© 2023 三哈诗词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