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咏煤炭

于谦 于谦〔明代〕

凿开混沌得乌金,藏蓄阳和意最深。
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
鼎彝元赖生成力,铁石犹存死后心。
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凿开混沌之地层,获得煤炭是乌金。蕴藏无尽之热力,心藏情义最深沉。
融融燃起之炬火,犹如浩浩之春风。熊熊洪炉之烈焰,照破灰沉之夜空。
钟鼎彝器之制作,全靠原力之生成。铁石虽然已死去,仍然保留最忠心。
只是希望天下人,都能吃饱又穿暖。不辞辛劳与艰苦,走出荒僻之山林。

注释
混沌(dùn):古代指世界未开辟前的原始状态。这里指未开发的煤矿。乌金:指煤炭,因黑而有光泽,故名。
阳和:原指阳光和暖。这里借指煤炭蓄藏的热力。意最深:有深层的情意。
爝(jué)火:小火,火把。浩浩:广大无际貌。
洪炉:大火炉。
鼎彝(yí):原是古代的饮食用具,后专指帝王宗庙祭器,引申为国家、朝廷。这里兼含两义。鼎,炊具;彝,酒器。元:通“原”,本来。赖:依靠。生成力:煤炭燃烧生成的力量。
“铁石”句:意谓当铁石被消融而化为煤炭的时候,它仍有为人造福之本心。古人误认为煤炭是铁石久埋地下变成的。
苍生:老百姓。▲

鉴赏

  这首咏物诗,是作者以煤炭自喻,托物明志,表现其为点为民的抱负。于写物中结合着咏怀。

  第一向:咏煤炭点题。

  第二向:正面抒怀,说这里蕴藏着治点安民的的和布泽之气。“意最深”,特别突出此重点的深意。“春浩浩”承接“的和”,“照破夜沉沉 ”,对照着写,显示除旧布新的力量。古人称庙堂宰相为鼎鼐,这里说宰相的作为,有赖于其人具有生成万物的能力,仍从煤炭的作用方面比喻。

  第三向:“铁石”向表示坚贞不变的决心,也正是于谦人格的写照。

  第四向:“但愿苍生俱饱暖”,从煤炭进一步生发,即杜甫广厦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之意而扩大之。末向绾结到自己出山济世,一切艰辛在所甘心历之的本意,即托物言志。

  综上:

  前四向描写煤炭的形象,写尽煤炭一生。后四向有感而发,抒发诗人为点为民,竭尽心力的情怀。全诗以物喻人,托物言志。 诗人一生忧点忧民,以兴点为己任。其志向在后四向明确点出,其舍己为公的心志在后两向表现得尤为明显。综合全诗,诗人在诗中表达了这样的志向:铁石虽然坚硬,但依然存有为点为民造福之心,即使历尽千辛万苦,他也痴心不改,不畏艰难,舍身为点为民效力。 ▲

创作背景

  这首《咏煤炭》诗是明朝名臣于谦抒怀言志之作。现代有学者认为此诗是作者踏上仕途之始创作的。

简析

  《咏煤炭》是一首咏物诗,此诗借煤炭的燃烧来表达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甘愿为国为民出力献身的高风亮节。首二句写煤炭所蕴藏的能量,亦即人的才智;中四句写煤炭对人类的贡献,亦即诗人立身处世的宗旨;末二句写煤炭的志向,亦即诗人的抱负。全诗八句,句句比喻,语语双关,运笔自如,情感深沉,意蕴浑然。

于谦

于谦

于谦(1398年5月13日-1457年2月16日),字廷益,号节庵,官至少保,世称于少保。汉族,明朝浙江杭州钱塘县人。因参与平定汉王朱高煦谋反有功,得到明宣宗器重,担任明朝山西河南巡抚。明英宗时期,因得罪王振下狱,后释放,起为兵部侍郎。土木堡之变后英宗被俘,郕王朱祁钰监国,擢兵部尚书。于谦力排南迁之议,决策守京师,与诸大臣请郕王即位。瓦剌兵逼京师,督战,击退之。论功加封少保,总督军务,被迫与先遣使议和,使英宗得归。天顺元年因“谋逆”罪被冤杀。谥曰忠肃。有《于忠肃集》。于谦与岳飞、张煌言并称“西湖三杰”。 

猜您喜欢

刘将军宝刀歌

周紫芝周紫芝 〔宋代〕

将军宝刀玉三尺,夜半有光如日赤。苍水使者谁敢扪,蓬头剑士眼不识。

鸊鹈膏莹秋水光,切玉如泥不动芒。秋风夜作蛟龙吼,人言乃是真干将。

知君老将家有种,谈兵论事书撑肠。不愿君持此刀日解三千牛,愿刳月支作饮器,却缠锦绦朝未央。

妖腰乱领不自保,丰狐老猘谁跳梁。酒酣起舞为君语,时危此剑知难藏。

写竹寄俞朝宗先生

王绂王绂 〔明代〕

与君一别十年馀,每见人来问起居。尽说丰神清似竹,霜明须发影疏疏。

木兰花慢 和陈思济 洞霄诗集卷九

刘元刘元 〔元代〕

问神仙何处,寻溪路,水声寒。此福地灵岩,西南天柱,洞府名山。翠蛟对谁或舞,更岩飞、龙凤骇人看。见说丹成仙去,当年跨鹤乘鸾。浮生贪胜似棋残。一著省时难。便采药眠云,吟风对月,醉酒长安。一任流行坎止,又何须、汩汩利名间。试与林泉相约,几时容我投闲。

赋得不知秋思在谁家

戴梓戴梓 〔清代〕

皎皎今宵月,盈盈独系秋。坐深飞列宿,望远注双眸。

似有怀人怨,将无作客忧。雁横千里外,酒醒五更头。

丛菊疏砧苑,丹峰送别洲。金风人徙倚,玉笛听霜楼。

建炎感事

张元干张元干 〔宋代〕

乾坤忽震荡,土宇遂分裂。
杀气西北来,遗毒成僭窃。
议和其祸胎,割地亦覆辙。
傥从种将军,用武寨再劫。
不放匹马回,安得两宫说。
巍巍开国初,真宰创鸿业。
一统包八荒,受降临观阙。
并州稍稽命,骈头亟膏钺。
於今何势殊,天王狩明越。
诸镇本藩翰,楚破阖城血。
翠舆欲东巡,蹈海计愈切。
诏下散百司,恩许保妻妾。
瞻彼廉陛尊,孰与壮班列。
肉食知谋身,未省肯死节。
检校舆地图,宁复见施设。
三吴素轻浮,伤弓更心折。
四顾皆惊波,苍黄共呜咽。
维茲艰危秋,贫士转疏拙。
明年谷增贵,贤愚罔分别。
何处置我家,患在建午月。
故山盍早归,岂忧践霜雪。
作意海边来,初非事干谒。
责我卖屋金,流言尚为孽。
汪公德甚大,游说情激烈。
力救归装贫,一洗肝肺热。
如公趋急难,正似古豪侠。
行藏道甚明,亲养志先决。
去矣茅三间,无间衣百结。
他时期卜邻,此日尤惜别。
请以兄事公,尺书未宜缀。

五峰合涧诗·莲华峰

释遵式释遵式 〔宋代〕

青瑛丽芙蕖,造化工且奇。
辉彩向星河,结根在天地。
临飚无馨香,御雨不离披。
朝霭发翠华,暮云生碧姿。
鼎湖几荣落,华岳何盛衰。
独尔谢群芳,自将天地期。

寄印老并招壁公

吴则礼吴则礼 〔宋代〕

半生阿印奇,不作俗子见。
罢说北固禅,去吃长芦饭。
堂中壁道人,大是一好汉。
遣意有或来,谁云可招唤。

送王员外迁崇教

高启高启 〔明代〕

能书晋公子,清宦称高情。海树朝帆远,江风夏服轻。

官从三省去,僧出万山迎。谁说簪缨累,名林得按行。

寄寻梅

戴复古戴复古 〔宋代〕

寄声说与寻梅者,不在山边即水涯。
又恐好枝为雪压,或生幽处被云遮。
蜂黄涂额半含蕊,鹤膝翘空疏带花。
此是寻梅端的处,折来须付与诗家。

代柬答合淝苏刑曹兼呈淮西帅同年赵宝谟二首

刘宰刘宰 〔宋代〕

青衫拟掾袭芳尘,短褐归来理约缗。
二纪期君绍先烈,一官投老祗参军。
宦情自与秋光薄,公论犹期岁晚伸。
见说宗工好风鉴,荐书何日到严宸。
© 2023 三哈诗词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