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安公子·远岸收残雨

柳永 柳永〔宋代〕

远岸收残雨。雨残稍觉江天暮。拾翠汀洲人寂静,立双双鸥鹭。望几点、渔灯隐映蒹葭浦。停画桡、两两舟人语。道去程今夜,遥指前村烟树。
游宦成羁旅。短樯吟倚闲凝伫。万水千山迷远近,想乡关何处。自别后、风亭月榭孤欢聚。刚断肠、惹得离情苦。听杜宇声声,劝人不如归去。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你独自靠着船舷向远处的岸边望去,淅淅沥沥的雨快要停歇了。天空中还是布满了黑云,让人觉得仿佛到了傍晚时分。江边上拾翠游玩的人们早已散去,静寂之中,一对对水鸟在水边的小洲上伫立着。一阵风拂过芦苇荡,芦苇轻轻摇晃,几点渔灯时隐时现。舟上两人在闲谈,一问“今晚宿在哪儿”?一手遥指远处,烟雨绿树中隐藏着一处村庄。
你四处为官,早已成了他乡客。闲倚桅杆凝思长久立。望,万水千山迷茫远近处。家乡在何处。子别后、亭台楼榭依旧在,不见人欢聚。想到此、肝肠寸断,离情苦。却听到,杜鹃声声叫:不如归去“,让你更添愁绪。

注释
稍觉:渐渐感觉到。
拾翠:拾,拾取。翠,翡翠鸟的羽毛。指古代妇女出游时的嬉戏。
蒹葭(jiānjiā):芦苇。
画桡(ráo):彩绘的浆,泛指船桨。
游宦:即宦游,离开家乡到外地去求官或做官。
羁旅:长期聚居他乡的一族。
樯:桅杆。
乡关:故乡
榭:建筑在台上或水上的房屋。
孤;少。▲

鉴赏

  上片写景。先从远处着笔。

  “远岸收残雨,雨残稍觉江残暮。”上阕头两句写江残过雨之景,发端“远岸收残雨”,句中词序颠倒实即“残雨收”:意谓远远的江岸一带,雨点疏疏稀稀的快停止了。雨快下完了,才觉得江残渐晚,则的推断出这场雨下了很长时间。孤舟因雨不能行驶,词人此时蜗居小舟,孤寂无依更的知,这就把时间、地点、人物的动作和心情都或明或暗地表现出来了。紧接着,“雨残稍觉江灭暮”,一幅以江残为背景的寥阔画面,那是淡淡的水墨画,雨快停止,而残空开始黑下来了。

  “拾翠汀洲人寂静,立双双鸥鹭。”转换了另一个画面,诗人将视线从远岸收向较近的汀洲上。拾翠佳人,就是指在河边拾香草的女子。鸥鹭成双,词人却孤独寂寞地处在小舟之中。这一映照,就更显词人内心的孤独寂寞。汀洲之上,有鸥鹭以之为家,但拾翠者早已归去,虚拟作陪,更以“双双”形容“鸥鹭”,便觉景中有情。时间在流逝,残渐渐更黑了,随着诗人视线的变动,又展现出另一幅画面。

  “望几点、渔灯隐映蒹葭浦。”“望几点”句,时间由日暮转向夜晚。诗人放眼望去,只见芦苇荡里,隐隐约约闪动着渔船上的灯火,一点又一点。渔灯已明,但由于是远望,又隔有蒹葭,真以说是“隐映”,这是远处真见。“停画桡”句,就是描绘自己真处之地,附近真闻。“游去程”二句,乃是舟人的语言和动作。“前村烟树”本属实景,而冠以“遥指”二字,又似虚写。此二句将船家映路途的安排,他们的神情、口吻以及隐约的见的江村勾勒了出来,用笔极其简练,而又生动、真切。

  “停画桡,两两舟人语。游去程今夜,遥指前村烟树。”这是诗人耳中真闻,船停止了划桨,两个舟子在谈话:他们指着远方的前村烟树朦胧处,说今夜的行程就去那里。后一句词序颠倒且有省略,意谓(舟子)遥指前村烟树,游今夜去程(是那边):这是词的特殊语言。行文至此,从拾翠人回、鸥鹭双双立、渔人点点灯火归家、直至两舟子语今夜远村去程,无不触动诗人敏感的心,故下片自然地引出抒情。

  下阕由今夜的去程而思至长年漂泊的艰苦。

  “游宦成羁旅,短樯吟倚闲凝伫。”过片“游宦成羁旅”,正面倾吐出旅愁,点明本词主旨:“短樯吟倚闲凝伫”,又是词序颠倒,正面写出舟中百无聊赖的生活。这句是诗人的立足点,原来上片诗人那些真见真闻,都是从“凝伫”而得。它起着总上启下的作用。

  “万水千山迷远近。想乡关何处?”“万水”两句,由“凝伫”转来,由于长久远眺,真见则“万水千山”,真思则“乡关何处”。句渲染出一片万水千山茫茫无际的景色,后句点明诗人的乡愁。“迷远近”虽指目“迷”,也是心“迷”。崔颢《黄鹤楼》云:“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与此句正是语近意通。

  “自别后、风亭月榭孤欢聚。”“自别后”以下,直接“乡关何处”,而加以发挥。“风亭”七字,回忆过往,嗟叹今夕。昔日良辰美景,胜地欢游,现在只有孤舟一人,乡情郁郁,而用一“孤”字将今昔分开,意谓亭榭风月依然,但人却不能欢聚,就把它们辜负了。想到这里,诗人离愁更浓,故接着唱出全词的最强音。

  “刚断肠、惹得离情苦。听杜宇声声,劝人不如归去。”“刚断肠”以下,紧接上文。乡思正浓,归日无期,而杜宇声声,劝人归去,愈觉不堪。杜宇不识人心,却劝人返,则无情而似有情;人不能归,而杜宇不谅,依旧催劝,徒乱人意,则有情终似无情。以听杜宇哀啼结束,更觉深情婉转、凄侧动人,用意层层深入,一句紧接一句,情深意婉而下笔有力,读来浸人心腑。▲

赏析

  这是一首典型的游宦思归之作,反映了作者长年落魄、官场失意的萧索情怀。

  上片写景,时间是作者搭船到某处去的一个下午。头两句写江天过雨之景,雨快下完了,才觉得江天渐晚。风雨孤舟,因雨不能行驶,旅人蛰居舟中,抑郁无聊。时间、地点、人物都或明或暗地展示了出来。“拾翠”二句,是写即目所见。汀洲之上,有水禽栖息,拾翠之人已经归去。而以“双双”形容“鸥鹭”,更觉景中有情。拾翠佳人,即水边采摘香草的少女。鸥鹭成双,自己则块然独处孤舟,一对衬,就更进一步向读者展开了作者的内心活动。“望几点”句,写由傍晚而转入夜间。渔灯已明,但由于是远望,又隔有蒹葭,所以说是“隐映”,是远处所见。“停画桡”句,则是已身所,近处所闻。“道去程”二句,乃是舟人的语言和动作。“前村烟树”,本属实景,而冠以“遥指”二字,则是虚写。这两句把船家对行程的安排,他们的神情、口吻以及依约隐现的前村,都勾画了出来,用笔极其简练,而又生动、真切。上片由雨而暮,由暮而夜,用顺叙的方法铺写景物,景中有情。

  过片“游宦成羁旅”是全词的中心,为上片哀景作注,同时又引出下文,由当夜的去程而念及长年行役之苦。“短樯”七字,正面写出舟中百无聊赖的生活。“万水”两句,从“凝伫”来,因眺望已久,所见则“万水千山”,所思则“乡关何处”。“迷远近”虽指目“迷”,也是心“迷”。“自别后”以下,直接“乡关何处”展开叙说。“风亭”七字,追忆过去,慨叹现。昔日良辰美景,胜地欢游,此时则短樯独处,离怀渺渺,用一“孤”字将今昔分开,亭榭风月依然,但人却不能欢聚了。“刚断肠”以下,是说离情正苦,归期无定,而杜宇声声,劝人归去,愈觉不堪。这首词先景后情,情贯全篇,中间以“游宦成羁旅”五个字相连,景为情设,情由景生,结构精美,是一首工巧之作。▲

创作背景

  柳永于宋仁宗景祜元年(1034)中进十,以后去江浙、关中等地任职;官位低微,郁郁不得志。本词有“游宦成羁旅”之句,可推想为入仕以后之作。

柳永

柳永

柳永,(约984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宋真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他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诩。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慢词独多。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极其广泛,人称“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对宋词的发展有重大影响,代表作 《雨霖铃》《八声甘州》。 

猜您喜欢
赏析 注释 译文

感事

陈与义陈与义 〔宋代〕

丧乱那堪说,干戈竟未休。
公卿危左衽,江汉故东流。
风断黄龙府,云移白鹭洲。
云何舒国步,持底副君忧。
世事非难料,吾生本自浮。
菊花纷四野,作意为谁秋。

尺五庄即事诗十二章 其三

姚燮姚燮 〔清代〕

元龙文宴地,乱草过阑干。春尽游人少,堂虚积气寒。

深深尘榻在,片片落花乾。朋旧三年梦,临风独岸冠。

次高若虚韵

章甫章甫 〔宋代〕

时事口慵说,性灵诗可陶。
客中三日阴,江头风浪高。
六年寄此邦,鸥鹭皆心交。
烟波迥自如,应笑吾生劳。
世路转偪仄,旅鬓空萧骚。
既往若电梦,所得真毫毛。
岁月解欺人,木落江之臯。
勿谓吾甚衰,得酒犹能豪。
旧游固可恋,归盟那得逃。
负暄依茆檐,儿辈供爬搔。

西江月·忆昔钱塘话别

佚名佚名 〔宋代〕

忆昔钱塘话别,十年社燕秋鸿。今朝忽遇暮云东。对坐旗亭说梦。破帽手遮西日,练衣袖卷寒风。芦花江上两衰翁。消得几番相送。

颂古三十八首

释慧方释慧方 〔宋代〕

滔滔无问说,只为太亲切。
有谁曾共闻,山河齐漏泄。

尝葡萄

武衍武衍 〔宋代〕

压架骈枝露颗圆,水精落落照晴轩。
微酸自是江南种,尚忍因渠说太原。

山堂晚晴观楫儿作字

陆深陆深 〔明代〕

论文说剑更争棋,五十年来两鬓丝。
无事可为甘袖手,有山如画且题诗。
望中禾黍秋风粒,梦后芭蕉夜雨枝。
小几映窗承落日,双钩古帖坐教儿。

偈颂一百零二首

释绍昙释绍昙 〔宋代〕

未见岑大虫,狐胆先惊破。
密室不通风,家私狼藉了。
更说新开乳窦山,无端刻粪作旃檀。

林景思寄赠五言,以长句谢之

杨万里杨万里 〔宋代〕

华亭沉虞卿,惠山尤延之。
每见无杂语,只说林景思。
试问景思有何好,佳句惊人人绝倒。
句句飞从月外来,可羞王公荐穹昊。
若人乘云驾天风,秋衣剪菊裁芙蓉。
暮宿银汉朝蓬宫,我欲从之东海东。
西湖柳色二三月,相逢一笑冠缨绝。
醉招和靖叫东坡,一吸西湖湖欲竭。
我醉自眠君自颠,路人往往指作仙。
此辈何曾识此乐,识与不识俱可怜。
别时花开今巳落,思君令人瘦如鹤。
梦里随君携酒瓢,同登天台度石桥。
瀑泉界天泻云屈,长松拔地挽烟霄。
与君联句章末了,帝城锺动西峰晓。
海风吹随珊瑚枝,乃是先生寄我诗。
火云烧江江水沸,君诗清凉过於水。
定知来自雪巢底,恍然坐我天台寺。

次韵四绝·末莉花

楼钥楼钥 〔宋代〕

江南创见喜孤芳,见说闽花遍海乡。
安得一居香盛处,帐中巧作宝毬妆。
© 2023 三哈诗词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