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感遇诗三十八首·其十九

陈子昂 陈子昂〔唐代〕

圣人不利己,忧济在元元。
黄屋非尧意,瑶台安可论?
吾闻西方化,清净道弥敦。
奈何穷金玉,雕刻以为尊?
云构山林尽,瑶图珠翠烦。
鬼工尚未可,人力安能存?
夸愚适增累,矜智道逾昏。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圣人从来不先考虑自己的利益,一心忧虑拯济平民百姓。
坐拥王位不是尧的本意,美玉高台哪里可论说!
我听说西方传来佛教,清净的道义更加质朴、笃厚。
为什么用尽黄金宝玉,以那奢靡的镌雕为贵?
伐尽山林让庙宇高耸,精美宝像过多缀珠翠。
鬼斧神工尚且不能成,人工之力又如何能及?
夸耀愚民恰增添烦累,自负智巧治道更昏聩。

注释
圣人:指贤君。
忧:忧患。
济:接济。
元元:百姓。
黄屋:车名,古帝王所乘,车盖用黄缯作里子。
瑶台:用玉石装饰的台子。
安可论:更不必说。
西方化:指佛教的教化。
弥:更。
敦:敦厚,淳厚。
穷:穷尽,耗尽。
云构:指高耸入云的建筑群。
夸愚:指如此劳民伤财以夸耀的行为实际上很愚蠢。
适:只。
累:即“物累”,佛道二家视不能超然物外的行为为“物累”。▲

鉴赏

  武则天当政时期,搜刮民财,大规模地在全国范围内兴建佛寺。佛寺的规模超过宫阙。崇佛的工程兴起以后,每天要役使上万人,国库耗竭,民不聊生。

  诗人对此义愤填膺,禁不住把怨刺之笔直接指出了武则天,尖锐地讽刺和揭露武则天崇奉佛教,劳民伤财的荒唐行径,有如痛斥弊政的檄文。

  这首诗的主要特点是用诗来议论时弊。与诗人多次向武则天上呈的那些批评朝政得失的奏章大不相同,它所谈的虽然也是政治、社会问题,但不同于一般直陈其事的政论文,它既是政论,但又首先是诗,是诗与政论的结合。

  开头四句标举懦家仁政爱民的思想,抨击武则天生事扰民的行为。借上古“仁德”之君来讽诫当代胡作非为的君主是中国古代诗歌习用的传统手法。因此陈子昂开宗明义地为全诗立论:上古道德之君从来不为一己谋利,而是处处关怀和扶助善良的平民百姓。

  接着三、四两句引出古代著名的贤君与暴君的例子,进行正反对比。诗人以恳切而激烈的语气向当代最高统治者进言:尧一向以节俭著称,乘坐考究的车子决不是他所愿意;你大周皇帝本该励精图治,不去学习万代称颂的圣君尧,难道还去效法那亡国之君商纣王建造瑶台的奢侈行为吗?这里引入了具体的历史人物和有代表意义的事物(“黄屋”与“瑶台”),避免枯燥地直接说理。因而使议论具有了形象性,富有情韵,增强了感染力与说服力。

  “吾闻西方化,清净道弥敦。奈何穷金玉,雕刻以为尊?”诗人援引佛教主张清净慈悲的教旨,指出崇佛者穷金玉、兴土木、残生灵,恰恰是悖离了佛家的本意。这里“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有理有据地否定了当事者为自己辩解的借口。武则天是代李姓皇帝而立,建立武周政权的,她执政后急于欺骗民心,让百姓相信大周是“天命”所归。于是奸佞小人趁机而起,投其所好,伪造符箓图谶,宣扬这位女主是西方弥勒佛转世,这正迎合了武则天的迷信心理和政治需要。此后,兴建佛寺之风愈演愈烈。陈子昂针对此驳斥道:来自西方的佛教,本以清净慈悲为主,愈是清净愈见佛道的尊严;自称崇佛的人为什么反而要违背佛道,大兴土木,用金玉塑像造庙这种奢侈行为作为对爱好清净的佛的尊奉呢?这是全诗的第二处反问。

  这个反问,比第一个反问更为有力。如果说,前一个反问中还带有劝导的成分,那末这个反问就完全是怒斥了。这一怒斥,揭穿了崇佛者的虚伪。“奈何”一词诘难有力,使对方没有辩解的余地。

  “云构山林尽,瑶图珠翠烦”以严格的工对对新建的座座佛寺的宏伟规模与奢华布局进行充分的描绘。

  为了建造高耸云霄的庙宇寺院而将山林砍伐开采殆尽,为了做成金碧辉煌的图案花纹而搜尽了民间的珍珠宝物,给人民带来很大的苦难。这里只写建筑物的巨大耗费,而将百姓因此而遭受的深重苦难留给读者去想象和补充。接下去“鬼工尚未可,人力安能存”二句仍是对偶,但已由实化虚,从前面的描写重新转入议论。两句大意是:这些宏大精丽的巧妙工程,看来连鬼神也难以建成,人怎么竟把它们建成了呢?言外之意是:这些,耗费了多少百姓的血汗和生命。这是全诗浩繁的工程对统治者倒行逆施的第三处反问。这个反问由第一处的劝导和第二处的申斥,上升为愤激的控诉了。诗的最末二句:“夸愚适增累,矜智道逾昏”,是警告统治者向“愚民”夸示宗教排场,足以造成无穷的后患;玩弄聪明的结果,徒然劳民伤财,使政治更加昏乱。这个结尾正面着笔,慷慨陈辞,说服力极强。以批判昏乱之“道”来呼应开头所歌颂的古圣人之“道”,使得篇章结构严密,说理透辟,具有很强的批判性和说服力。▲

陈子昂

陈子昂

陈子昂(公元661~公元702),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四川省射洪市)人,唐代文学家、诗人,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陈拾遗。陈子昂存诗共100多首,其诗风骨峥嵘,寓意深远,苍劲有力。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有组诗《感遇》38首,《蓟丘览古》7首和《登幽州台歌》、《登泽州城北楼宴》等。陈子昂与司马承祯、卢藏用、宋之问、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贺知章称为仙宗十友。 

猜您喜欢

书宜城修水渠记後奉呈朱寺丞

欧阳修欧阳修 〔宋代〕

因民之利无难为,使民以说民忘疲。
乐哉朱君鄣灵堤,导鄢及蛮兴众陂。
古渠废久人莫知,朱君三月而复之。
沃土如膏瘠土肥,百里岁岁无凶菑。
鄢蛮之水流不止,襄人思君无时已。

上刘和州

刘过刘过 〔宋代〕

草树荒寒晚叶枯,又寻短棹泛焦湖。
场经古战心欲折,客老诸侯饥更驱。
去国寂寥从白眼,筹边谋画看洪儒。
袖诗来谒公就态,曾说襄阳而座隅。

参禅行赠荷藏主

空室禅师空室禅师 〔明代〕

参禅乎,参禅乎,参禅须是大丈夫。
当信参禅最省事,单单提个赵州无。
行亦提,坐亦提,行住坐卧常提撕。
蓦然打破黑漆桶,便与诸圣肩相齐。
所以懒瓒不受黄麻诏,芙蓉不受紫衲衣。
既是参禅了生死,谁肯逐物成自欺。
近代参禅全不是,尽去相师学言语。
纵然学得言语成,恰似雕笼养鹦鹉。
鹦鹉随人巧调舌,白日千般万般说。
问渠所说事若何,随问随言怎分别。
劝后生,宜猛烈,著手心头便须瞥。
三乘教典米中沙,百千诸佛眼中屑。
参禅乎,参禅乎,丝毫系念非良图。
堪叹神仙张果老,灼然不爱药葫芦。

證道歌 其二二六

释印肃释印肃 〔宋代〕

根境法中虚捏怪,见说是师便礼拜。汝从甚处到其间,且作街坊兼化菜。

山居杂诗九十首 其五十七

曹勋曹勋 〔宋代〕

平生不能棋,遇棋亦辄喜。从来号万户,知生不救死。

多见国手说,得先乃妙理。更有末后著,此著知者几。

维摩庵又翠岩最幽绝处科头独坐万籁澄寂殆不复知有人间世因与山灵约异日者毕婚嫁愿携一钵安息此中

胡应麟胡应麟 〔明代〕

万峰人声绝,萝磴恣攀陟。楼台跨深崦,尽纳众山色。

大地纷金银,遥天挂丹碧。禅关面重壑,窈窕开丈室。

科头挟书坐,如面达摩壁。五蕴穷真如,六根断情识。

将因抱华严,住此阿閦国。他年号居士,说法嗣摩诘。

后天易吟三十首 其七

方回方回 〔元代〕

兑泽何言说,秋成看水田。黄云万万顷,滋润作丰年。

拼音

春日杂兴十二首·其十

陆游陆游 〔宋代〕

阴晴不定春犹浅,困健相兼病未苏。
见说市楼新酒美,杖头今日一钱无。

杨适杨适 〔宋代〕

渡桥已看银河冻,上马争如玉凤飞。
莫说兔园延赋客,不须鹤氅作仙衣。

山墅 其二

方岳方岳 〔宋代〕

山冱雪云低,荒芜略有蹊。逢人多说虎,隔坞忽闻鸡。

寒剖蜂房户,晴分麦町畦。迩来神亦健,薄饭厌羹藜。

© 2023 三哈诗词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