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绂〔明代〕
王绂
王绂, 明初大画家,擅长山水,尤精枯木竹石,画竹兼收北宋以来各名家之长,具有挥洒自如、纵横飘逸、清翠挺劲的独特风格,人称他的墨竹是“明朝第一”。永乐元年(1403年)开始参与编纂《永乐大典》。永乐十年拜中书舍人,派往北京,从事迁都的筹备工作。永乐十一年、十二年,两次随明成祖朱棣北巡,期间创作著名的《燕京八景图》。他绘画擅长山水,尤精枯木竹石。其山水画兼有王蒙郁苍的风格和倪瓒旷远的意境,对吴门画派的山水画有一定影响。但他不肯轻作山水画,故后人有“舍人风度冠时流,笔底江山不易求”的诗句。
和本斋止酒
牟巘五 〔宋代〕
八阵碛
苏轼 〔宋代〕
读史怀友
唐泾 〔宋代〕
羞登广武议英雄,匣却吴钩韬却弓。幕下清谈王太尉,门前白马褚司空。
一编衮斧风尘表,千古纲常天壤中。说与华阴扪虱老,何曾正朔在江东。
寄题周功父溪园三咏·嫣然亭
张栻 〔宋代〕
谢吴秘丞作石屏集后序
戴复古 〔宋代〕
诸人颇有和余百梅诗者各赋一首
刘克庄 〔宋代〕
见鹤吟
白玉蟾 〔宋代〕
东归有感
王彝 〔明代〕
奉和圣制中元日题奉敬寺
崔元翰 〔唐代〕
瑞鹤仙·倚阑观四远
吕胜己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