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七绝·咏蛙

毛泽东(存疑) 毛泽东(存疑)〔近现代〕

独坐池塘如虎踞,绿荫树下养精神。
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青蛙独坐池塘上如猛虎盘踞,头顶绿荫修身养性。
春天来临如果青蛙不开口,有哪个虫儿敢争先鸣叫呢?

注释
虎踞:如虎之蹲踞。

创作背景

  该诗作于1910年秋。 16岁的毛泽东当时正在离家乡50多里的湘乡县东山书院读书。湘乡东山书院不同于一般的县学馆,自清代同治年间以来,湘乡出了个曾国藩,他因为率领湘军镇压了太平天国革命运动而为清政府立了大功,因而湘乡由于军功而获得二品以上官爵的就有两千多家,从而形成了一个新兴的军官兼地主的特权阶层。东山书院便是为了培养这些人家的子弟能博取功名利禄而兴办的。在东山书院读书的大多数是那些地主豪绅的纨绔子弟,他们穿着华丽,看不起来自穷乡僻壤、穿着简朴的毛泽东。因为被许多同学疏远,毛泽东在精神上感到有些压抑,大概因此之故,毛泽东写下了这首题为《咏蛙》的诗。

简析

  《七绝·咏蛙》是一首七言绝句。全诗以拟人化手法,借物示意,首联写青蛙如老虎般独霸池塘的神貌;颔联描绘青蛙“修身养性”的心态;末二句则写青蛙的“宣言”,它以不容质疑的口吻,向自然界发号施令,正面描写青蛙的凛然气势与蓄藏的巨大能量。全诗通过一只小小的青蛙,表现出感人心魄的英雄情怀和壮怀激烈的宏大抱负,小中见大。

猜您喜欢

蝶恋花 廿一史弹词第九段说宋辽金夏开场词

杨慎杨慎 〔明代〕

检尽残编并断简。细数兴亡,总是英雄汉。物有无常人有限。

到头落得空长叹。

富贵荣华春过眼。汉主长陵,霸主乌江岸。早悟夜筵终有散。

当初赌甚英雄汉。

遍地锦

佚名佚名 〔宋代〕

太古今日说因由。赵州桥下度春秋。唱住桥边水不流。一叶落时天下

青玉案·柳阴花底春将半

佚名佚名 〔宋代〕

柳阴花底春将半。吹不断、祥烟散。何处绮罗丝竹乱。天孙星里,老人星畔,昨夜光芒现。绿衣好把斑衣换。照新渥、金花满。酌斗深深频祝愿。凤池它日,莺花此景,春酒年年劝。

和同年成峡州韵

袁说友袁说友 〔宋代〕

南北城高俯堑深,过帆猝猝倦登临。
两山未远瓜洲渡,十里俄惊皂角林。
坐想英灵犹炯炯,眼看祠庙独阴阴。
塘村共说兴亡处,笑指东河血未沉。

水龙吟

许有壬许有壬 〔元代〕

洹堂半月三来,小庭日见添佳致。苍稂疏瘦,黄葵高洁,玉簪清丽。

林影波光,新晴景物,嫩凉天气。对溪山如此,田园归去,除诗酒、浑无事。

烂漫乡邻鸡黍,比当年、鼎烹加味。古今都说,浮云春梦,功名富贵。

何事迷途,直临老境,才寻平地。把尘寰休问,菊花行绽,请重来醉。

观张师正所蓄辰砂

苏轼苏轼 〔宋代〕

将军结发战蛮溪,箧有殊珍胜象犀。
漫说玉床分箭镞,何曾金鼎识刀圭。
近闻猛士收丹穴,欲助君王铸褭蹄。
多少空岩人不见,自随初日吐虹蜺。

送胡叔献被召二首

刘克庄刘克庄 〔宋代〕

解瑟于今又再秋,弓旌所致总名流。
积轻曾覆祁公鼎,偏重能翻涑水舟。
袖里缠文差快意,局傍观弈尚私忧。
信庵丞相如通讯,为说狂生霜满头。

七夕四首

冯琦冯琦 〔明代〕

天空露下夜如何,漫道双星已渡河。
见说人间方恤纬,可知天上欲停梭。

四叠

刘克庄刘克庄 〔宋代〕

偶捉麈挥尤有韵,不须犀辟自无尘。
早闻玉振真名士,古说冰肤是至人。

客有言西江近事者感而赋此

陈维崧陈维崧 〔清代〕

说西江近事最销魂,啼断竹林猿。
叹灌婴城下,章江门外,玉碎珠残。
争拥红妆北去,何日遂生还。
寂寞词人句,南浦西山。
谁向长生宫殿,对君王试鼓,别鹄离鸾。
恐未歌此曲,先已惨天颜。
只小姑端然未去,伴彭郎烟水月明间。
终古是,银涛雪浪,雾鬓风鬟。
作者的其它诗文
© 2023 三哈诗词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