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虞美人·枕上

毛泽东 毛泽东〔近现代〕

堆来枕上愁何状,江海翻波浪。夜长天色总难明,寂寞披衣起坐数寒星。(寂寞 一作:无奈)
晓来百念都灰烬,剩有离人影。一钩残月向西流,对此不抛眼泪也无由。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我躺在枕上彻夜难眠,成堆的愁苦汹涌袭来,像是什么形状呢?犹如江河大海里翻腾起的巨波大浪一样。黑夜漫长,天色难明,奈披衣起坐望天空,数算点点寒星。
尽管天亮时我的万般思念都已化成了灰烬,脑海中只留下离别的情人的身影。抬头望见一钩残月淡出了西边的天空,面对此情此景,我情不自禁地抛洒下一行行泪珠!

注释
虞美人:词牌名,此调原为唐教坊曲,初咏项羽宠姬虞美人,因以为名。又名《一江春水》、《玉壶水》、《巫山十二峰》等。双调,五十六字,上下片各四句,皆为两仄韵转两平韵。
枕上:取首句中二字为题,写新婚初别枕上的离愁别绪与相思之苦。
堆:堆积,层层堆压。
晓:天亮。来:语助词,无实义。百念都灰尽:即万念俱灰,一切想法都化作了灰烬,极言失望。
离人:指作者的妻子杨开慧。1920年冬,同毛泽东在长沙结婚。
一钩残月:拂晓时形状如钩的月亮。
流:沉落。
无由:不由自主,情不自禁。▲

创作背景

  1920年冬毛泽东与杨开慧结婚,第二年春夏间毛泽东外出考察。旅途中,毛泽东深深思念妻子。此时的毛泽东情意缠绵,不能自已,于是随手写下了这首《虞美人·枕上》。

赏析

  词的上阕写离愁之浓,失眠之苦。“堆来”,极言愁多;“枕上”,透出思念中辗转反侧之态:“愁何状”?犹如“江海翻波浪”。这与李煜著名的《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几有相同意境。可见诗人的枕上深愁是何等不可遏抑!“夜长天色总难明,寂寞披衣起坐数寒星。”两句就写失眠的情态。从农历夏至以后,夜逐渐增长,到冬至达到最长。这两句使人联想到白居易“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先说夜长难明,然后就是披衣起坐,看天色,看星空。不管是白居易笔下的“耿耿星河”,还是毛泽东笔下的“数寒星”,因为涉及异地相思,所以暗含一层意思——失眠者在夜空中寻找两颗星,隔在银河两边的牛郎星和织女星。这是暗写。也有挑明的,如杜牧《秋夕》“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当不眠的人在夜空中寻找牛郎、织女星时,其“寂寞”无聊是可想而知的。

  上阕从一“愁”字人手,极写思念之深;下阕以一“泪”字收笔,甚言思念之苦。写此词时,诗人还是个刚离开学校的二十八岁的青年,男女情长,是极自然的,正所谓“无情未必真豪杰”。

  “晓来百念都灰尽,剩有离人影。”两句紧接长夜失眠,写黎明前痛苦的心情。如果把词中抒情主人公直接定位为毛泽东本人,“百念灰尽”的说法,是怎么也说不过去的。就算唐代李商隐有“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的名句为词人所本,对于像毛泽东那样意志坚强的人,一个以苍生为念的人,一个革命家,决不会爱情至上。他纵然会想念妻子,怎么会达到“百念灰尽”的程度呢?怀着“百念灰尽”的心情,又怎么去做明天的工作呢?然而,把抒情主人公掉个个儿,把这两句视为为杨开慧写心,“百念灰尽”的说法倒贴切得多。据茅盾回忆,毛泽东和杨开慧给他的第一印象,就是性格反差很大,毛泽东待人接物谈笑风生,非常洒脱;杨开慧在一旁带着孩子十分沉静,有些内向。在毛泽东为革命东奔西走时,杨开慧独自支撑着一个家,有多么艰难是可想而知的。“百念灰尽”,应是出于一种深深的理解和同情。当杨开慧读到这两句的时候,一定会得到一种精神补偿,会为之深深地感动。

  “一钩残月向西流,对此不抛眼泪也无由。”两句写侵晓时的清景和词中人悲极而泣。宋代梅尧臣写清晓的情景,有“五更千里梦,残月一城鸡”(《梦后寄欧阳永叔》)的名句。当鸡声叫起的时候,一钩残月淡出了西边的天空,感觉会更寒冷。词中人想克制自己的感情是不能够了。此处的泪,是“流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的泪,是王昌龄《从军行》所说的那种情况——“无那金闺万里愁”流下的泪。词人在此表达了对家中妻子深深的理解和同情。

  全词明快流畅,坦直朴素而富有情趣。“夜长天色总难明,寂寞披衣起坐数寒星”的似水柔情,与“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男儿气概,完全可以同时并存于一人的心胸。▲

简析

  这首词上阙写离愁之浓,失眠之苦;下阕写伤别之深。此词在语言方面并没有过多藻饰,但句句如感慨之言,发自肺腑,情真意切,通过对夜晚景色的描写,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词人对妻子的怀念之情以及不舍在新婚初期就离开爱妻的无奈之意。全词明快流畅,坦直朴素而富有情趣。

猜您喜欢

题仙岩玉桂花

薛嵎薛嵎 〔宋代〕

生在龙居最上层,重重碎玉簇孤藤。
灵根旧说宜丹汞,仙种元无到马塍。
风过乍疑吹佩响,日笼还似点酥凝。
三年刻楮成何事,除却天工人不能。

送黎生下第还蜀

欧阳修欧阳修 〔宋代〕

黍离不复雅,孔子修春秋。
扶王贬吴楚,大法加诸侯。
妄儒泥於鲁,甚者云黜周。
大旨既已矣,安能讨源流。
遂令学者迷,异说相交钩。
黎生西南秀,挟策来东游。
有司不见采,春霜滑归輈。
自云喜三传,力欲探微幽。
凡学患不强,苟至将焉廋。
圣言简且直,慎勿迂其求。
经通道自明,下笔如戈矛。
一败不足衂,後功掩前羞。

折红梅·睹南翔征雁

佚名佚名 〔宋代〕

睹南翔征雁,疏林败叶,凋霜零乱。独红梅、自守岁寒,天教最後开绽。盈盈水畔。疏影蘸、横斜清浅。化工似把,深色胭脂,怪姑射冰姿,剩与红间。谁人宠眷。待金锁不开,凭阑先看。曾飞落、寿阳粉额,妆成汉宫传遍。江南风暖。春信喜、一枝清远。对酒便好,折取奇苞,拈清香重嗅,举杯重劝。

念奴娇

韩淲韩淲 〔宋代〕

园居好处,是古梅飞动、欺霜凌雪。底问纷华桃李态,自倚天姿明洁。城外灵山,桥头玉水,多少佳风月。岁寒时候,南枝尤与清绝。
几回唤酒寻诗,诗成小醉,絮帽浑敧侧。领略不辞身跌宕,一洗群儿啁哳。太始遗音,元和新样,到了都难说。草玄经在,对花何闷孤寂。

次韵周畏知问讯城东梅坞七首 其二

张栻张栻 〔宋代〕

谁知牛铎黄钟,寡和阳春白雪。如君句法饱参,妙处不关言说。

肖甫送至天雄故城因观宋大观五礼碑同赋

黎民表黎民表 〔明代〕

风吹古城势欲倒,征车北指燕山道。
道傍穹碑十丈余,雨剥霜风卧青草。
我行拂拭开尘沙,良工独苦咸咨嗟。
婉丽似出虞秘监,廓落正类颜琅琊。
金薤离披立蛟鹄,赤手欲掣生龙蛇。
谁其能此宋令主,千载重操黑帝矩。
宫中才人捧砚立,殿前常侍登床取。
白麻宣诏赐天雄,署衔纸尾纷华虫。
雕镌琬琰勒黄绢,典雅尚有承平风。
可惜龟螭半班剥,牧童烧焚牛砺角。
铜仙何日去咸阳,花石无踪寻艮岳。
停骖啜古不胜悲,况是邮亭把手时。
关门令尹逢迎处,更说羊公曾过之。

颂古三十一首

释玿释玿 〔宋代〕

此儿话计口皮边,点著风驰与电旋。
谩说镇州萝卜大,何曾亲见老南泉。

西夏凯歌四首

王稚登王稚登 〔明代〕

捷书朝报夏酋平,十万狂倭夕胆惊。
闻说九重方赫怒,东边莫筑受降城。

题福清薛明府太平禾图

刘克庄刘克庄 〔宋代〕

闻说琴堂似水清,天公产瑞告西成。
宛如唐叔称同颖,未羡相如诧一茎。
岳牧定应图画进,朝家曷有玺书旌。
侬诗社舞村歌尔,让紫薇郎作颂声。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夜行船·正月十八日闻卖杏花有感

史达祖史达祖 〔宋代〕

不剪春衫愁意态。过收灯、有些寒在。小雨空帘,无人深巷,已早杏花先卖。
白发潘郎宽沈带。怕看山、忆他眉黛。草色拖裙,烟光惹鬓,常记故园挑菜。
© 2023 三哈诗词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