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伯端(公元983年— 1082年),一说(公元984年—1082年),道教南宗初祖,字平叔,号紫阳、紫阳山人,后改名用成(或用诚)。人称“悟真先生”,传为“紫玄真人”,又尊为“紫阳真人”。临海(今属浙江)人。自幼博览群书,学贯古今中外,涉猎诸种方术。张伯端与杏林翠玄真人石泰、道光紫贤真人薛式、泥丸翠虚真人陈楠、琼炫紫虚真人白玉蟾被奉为“全真道南五祖”(“北五祖”为:东华帝君王玄甫、正阳帝君钟离权、纯阳帝君吕洞宾、纯佑帝君刘海蟾、辅极帝君王重阳)。张伯端真人之师为刘海蟾,桂林刘仲远真人系张伯端真人所度化。
不醉如何。金樽满、抬头且劝嫦娥。看今看古,为问可也愁么。
我踏红尘才廿载,已难禁蟋蟀声多。况来宵。一分月缺,多半秋过。
空将流光掷却,但有谁绿鬓,不受消磨。断砧零叶,催送急景如梭。
年年愿携此月,长留照当筵金缕歌。瑶台近,任梦魂飞度,疏星澹河。
春光难问,烟草忘情,凭将彩管新声。宫额初消,雕梁紫燕声声。
湘帘半掩影碧,画阑干、几树鹃声。杏花下,把琼箫低按,试学秦声。
绮陌香车竞艳,听清歌缓缓,是处春声。小院人闲,飞花悄悄无声。
松风忽来绣户,韵生凉、吹作涛声。更有那,杨柳外、莺语数声。
已览遍韶容,最后有花王,芳信来报。魏妃天与色,拥姚黄、去赏十洲仙岛。
东君到此,缘费尽、天机亦老。为娇多、只恐能言笑。
惹风流烦恼。
莫道两都迥出,倩多才、吟看谁好。为我惨有如花面,说良辰欲过。
须勤向、雕栏秉烛,更休管、夕阳芳草。算来年、花共人何处,金尊为花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