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湖东岁云晏,残雪茅居俯林涧。邂逅南枝一点春,歘忽䌓花千树粲。
满地峥嵘明月阴,连空窈宨仙云深。银阙凝光何照耀,蕊宫爽气常萧森。
悠悠物外清游别,淡淡琴中三弄歇。谩将觞酌冶天和,未怕笛声吹石裂。
青苔坐吟无洒扫,风日清佳春正好。却念逢春欲白头,岂不令人思远道。
广陵开时明海暾,天平折处横龙门。绝艳迎人西子湖,暗香随马八公村。
冶亭山寒归梦短,城头欲曙霜角断。飞花有意送行车,倦客无聊经野馆。
自落三齐又二年,不见玉面生暄妍。非无红紫纷作阵,转觉涕泪如奔川。
花应笑我长漂荡,失脚真成落尘冈。那知万里得生还,仍向故园追胜赏。
后时花落芳事阑,黄鸟阴成佳实䌓。年年看花足吾乐,不妨静寄东轩间。
谢肃,字原功,浙江上虞人,生卒年不详。少与唐肃齐名,时称“会稽二肃”。 学问渊博,工于书法。元至正末,张士诚据吴,谢肃慨然入见献偃兵息民之策。明初,隐于乡里。洪武十九年(1386)举明经,授福建按察司佥事,后以事下狱死。
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至于文义有疑,众说纷错,则亦虚心静虑,勿遽取舍于其间。先使一说自为一说,而随其意之所之,以验其通塞,则其尤无义理者,不待观于他说而先自屈矣。复以众说互相诘难,而求其理之所安,以考其是非,则似是而非者,亦将夺于公论而无以立矣。大率徐行却立,处静观动,如攻坚木,先其易者而后其节目;如解乱绳,有所不通则姑置而徐理之。此观书之法也。
凡读书,须整顿几案,令洁净端正,将书册齐整顿放,正身体,对书册,详缓看字,子细分明读之。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诵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