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曾子不受邑

刘向 刘向〔两汉〕

曾子衣敝衣以耕。鲁君使人往致邑焉,曰:“请以此修衣。”曾子不受,反,复往,又不受。使者曰:“先生非求于人,人则献之,奚为不受?”曾子曰:“臣闻之,‘受人者畏人;予人者骄人。’纵子有赐,不我骄也,我能勿畏乎?”终不受。孔子闻之,曰:“参之言足以全其节也。”(选自汉·刘向《说苑》)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曾子穿着破旧的衣裳在地里耕种。鲁座的座君派人到他那里去封赠他一座城镇。他:“请用这座城镇的收入,修饰一下你的服装。”曾子没有接受,派来的使臣便返回了,不久后又来了,可曾子仍然没有接受。派来的人他:“先生不是有求于座君,完全是座君自己封赠给你的,为什么不肯接受呢?”曾子他:“我听他过,接受了人家赠送的东西,就怕得罪人家;给人家东西的人免不了会骄横。纵然鲁君赠送我采邑,没有对我表现出骄横,我能不怕他吗?”最后,还是没有接受。孔子知道了这件事,他:“曾参的话足以保全他的气节。”

注释
①曾子,即曾参。
②邑,城镇。致邑,封赠一座城镇。古代诸侯封给卿大夫的土地,称做采邑。鲁座座君送给曾子一座城镇,不同一般馈赠,应视为封赐。
③修:修饰。
④奚:何,为什么。
⑤不我骄也,我能不畏乎 ? 即使座君对我有了赏赐以后,不傲视我,但我能不畏惧吗?
⑥使:命令,派遣。
⑦于:向。
⑧全:保全。
⑨敝:破旧
⑩受:接受
⑾反:同“返”,返回▲

寓意

  无功不受禄,这是理所当然。曾子对鲁国,没有什么贡献,而鲁国国君,要给他一座城镇,仅仅是为了帮助他修饰仪表。虽然这是国君的一片好心,是他对曾子的敬重。但是,如此丰厚的馈赠,曾子不肯接受,不敢接受,也是有道理的。他回答鲁君派来的人所说的一段话,并不是针对某一个人,却是反映了出于寻常的馈赠,正直的人们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种负疚的心理状态和思虑。亲友间的相互赠送,系于情谊,不必过于拒让,因为彼此没有什么报答不报答。但是,如鲁君以采邑相赠,非同小可,有必要拿曾子的话来考虑考虑,是否应该接受。

刘向

刘向

刘向(前77年—前6年),字子政,原名更生,世称刘中垒,世居汉代楚国彭城,仕于京师长安,祖籍沛郡丰邑(今属江苏徐州),出生于汉昭帝元凤四年(前77年),去世于汉哀帝建平元年(前6年)。刘邦异母弟刘交的后代,刘歆之父。曾奉命领校秘书,所撰《别录》,是我国最早的图书分类目录。三篇,大多亡佚。今存《新序》《说苑》《列女传》《战国策》《列仙传》等书,其著作《五经通义》有清人马国翰辑本。《楚辞》是刘向编订成书,而《山海经》是其与其子刘歆共同编订成书。 

猜您喜欢

雪中李世贤招观东坡清虚堂诗真迹

吴宽吴宽 〔明代〕

茫茫巨海流银沙,光分民舍并官衙。
诗人说诗等说法,四坐缤纷天雨花。
寥寥小巷绝人迹,谁肯柱杖过吾家。
曲中合沓失《朱鹭》,谷口联翩多白鸦。
青葱摇落上林苑,一夜乱缀琼瑶葩。
故人相送定石炭,恶客好饮惟江茶。
清晨忽报有苏墨,折简邀看门频挝。
形疑虾蟆似曾压,技痒虮虱谁为爬。
料知刻本来广右,醉笔漫灭犹堪嗟。
坐当大雪发长笑,新酒正热浮红霞。

送信讲师

陆文圭陆文圭 〔元代〕

过士脱名检,高人落林丘。
骨性未应殊,作用科不侔。
讲师得三昧,宗学贯九流。
曾对树说法,解使石点头。
劫火焚地水,慈云认公楸。
报恩心种种,阅古事悠悠。
香火三生顾,因缘再世游。
文辞重柳请,衣服许堤留。
刀勒翻短褐,博雅惚前修。

北园杂咏

陆游陆游 〔宋代〕

东吴霜薄富园蔬,紫芥青菘小雨余。
未说春盘供采撷,老夫汤饼亦时须。

承枢札致祭羊公太傅庙有作率舜章同赋

杨维桢杨维桢 〔元代〕

岘山山头一片石,可应文墨解沾襟。
轻裘缓带神长在,深谷高陵迹自陈。
南夏山川非故国,睦州香火说遗民。
惟君独念平吴后,千载丹青忆老臣。

谢子安之江右求葬师 其一

黄镇成黄镇成 〔元代〕

千里间关觅葬师,青山多在白云西。秋风满道吹红叶,何处逢人问楚溪。

居厚弟和七十四吟再赋

刘克庄刘克庄 〔宋代〕

闻说朝家念履簪,朵颐安肯学羊斟。
批涂曾举词臣职,芹曝终怀野老心。
晓镜鬓须难染摘,夜檠手口尚披吟。
世间蚓窍更鸣和,未识王孙半岭音。

孤宦

张载张载 〔魏晋〕

孤宦殊方意自违,邻光兹幸托馀辉。人心识尽童心减,世事谙多乐事稀。

直有岁寒甘柏说,终无春思惜花飞。岂同毛刺墦间客,向望他门卜所依。

龙井十题·潮音堂

释元净释元净 〔宋代〕

真说无所示,真听无所闻。
海潮山外过,妙响入深云。

次韵李公择送新赐龙团与黄学士三绝句

苏颂苏颂 〔宋代〕

黄金芽嫩先春发,紫碧团芳出焙来。
闻说采时争节候,喊山声动甚惊雷。

过僧舍访吕敏

高启高启 〔明代〕

几欲相寻与愿违,今朝始得过禅扉。
磬声穿竹山房远,屐齿粘苔石径微。
幽鸟每同驯鸽下,高人闲与老僧依。
谈诗说偈俱堪喜,坐觉茶香上薜衣。
© 2023 三哈诗词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